玉米種植,怎樣種植玉米,種玉米能賺錢嗎
玉米種植,怎樣種植玉米,種玉米能賺錢嗎
玉米作為一種谷物,不像大米和小麥一樣是人們的主食。但是玉米也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農(nóng)產(chǎn)品,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很多人都喜歡吃嫩玉米,常常將煮熟的嫩玉米作為早餐的首選。
怎樣種植玉米:
一、選地
1、水澆地玉米應(yīng)選擇地勢平坦、結(jié)構(gòu)良好、透氣性好、土壤肥力較高的地塊。
2、覆膜玉米可選擇肥力中等以上的旱平地、山根地、水平梯田、二陰地、輕度鹽堿下濕地、高寒漫甸、一水地,切忌選擇陡坡地、澇洼地、重鹽堿地、犯風(fēng)地。
二、整地施基肥
有條件的地區(qū)應(yīng)進行秋施肥、秋翻地和秋冬匯地。結(jié)合前茬秋翻畝施農(nóng)家肥2000—2500kg,翻后及時耙耢拖平,揀凈根茬,做到地平、土細(xì)、無垃圾、無根茬。
三、品種選擇及種子處理
1、選用豐產(chǎn)性好、抗逆性強、純凈度高、發(fā)芽勢強、發(fā)芽率在90%以上的種子。
水澆地玉米:在有效積溫2700—3100℃的地區(qū),主要選用碩秋5號、碩秋8號、登海9號、鄭單958、試117等品種;在有效積溫2300—2700℃的地區(qū),主要選用試117、四單19等品種。
覆膜玉米:在有效積溫2900—3100℃的地區(qū),選用碩秋8號、登海9號、沈試29等品種,在有效積溫2700—2900℃的地區(qū),選用碩秋5號、碩秋8號等品種;在有效積溫2500—2700℃的地區(qū),選用試117、碩秋5號等品種;在有效積溫2300—2500℃的地區(qū),選用四單19、試117等品種;在有效積溫在小于2300℃的地區(qū)選用吉承單3、碩秋2號、碩秋3號等品種。
2、選購包衣種子。沒有進行包衣的種子要進行精選、晾曬和發(fā)芽試驗,做到種子無雜、無劣、籽粒飽滿。播前用40%拌種雙(或甲霜靈)按種子重量的0.3%拌種防治黑穗?。挥?0%甲胺磷乳劑100g兌水5kg,拌種50kg,拌后悶種3—4小時,防治螻蛄、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
四、播種
播期:水澆地米4月20日至5月初播種;覆膜玉米比當(dāng)?shù)芈兜赜衩自绮?—10天。
播量:每畝播種量為3—3.5kg
施種肥:每畝施玉米專用復(fù)合肥20—25kg、硫酸鋅1—2kg;或每畝施磷酸二銨12—15kg、尿素3—5 kg、氯化鉀或硫酸鉀5—7 kg、硫酸鋅1—2kg。
播種方式
水澆地玉米:平展型玉米株行距30—33×50cm,畝保苗4000—4500株;緊湊型玉米株行距為27—30×50cm,畝保苗4500—5000株;
覆膜玉米:平展型玉米大壟80cm,小壟40cm,株距30 cm,畝保苗3700株左右;緊湊型玉米大壟70cm,小壟30cm,株距30cm,畝保苗4000株左右。
播種后,每畝用48%拉索乳油200—250mL,兌水30—40kg或用50%乙草胺乳油100—150mL兌水30—40kg均勻噴地表。覆膜玉米隨噴藥隨覆膜。
五、田間管理
1、苗期
水澆地玉米:要及時間苗、定苗及中耕除草,3—4片葉時間苗,5—6片葉時定苗,并結(jié)合間定苗進行中耕除草。6—7片葉時(拔節(jié)前)追施拔節(jié)肥,結(jié)合趟地每畝追施尿素10—12公斤,隨后澆水。
覆膜玉米:田間出苗50%時,上午10時前和下午4時后進行分期分批放苗,并及時用濕土封住破口。見4—5葉時定苗,見6—7葉時追施拔節(jié)肥10—12公斤/畝,在每四株中間打孔15cm深進行追肥,覆土。
2、大喇叭口期
追肥:玉米長到13—14片葉進行第二次追肥,畝追施尿素20公斤,水澆地在兩株玉米中間或在玉米兩側(cè)挖10 cm深追肥,覆土,并適時澆水。覆膜玉米在膜外挖10 cm深坑進行施肥。
防治粘蟲和玉米螟:用甲拌磷顆粒劑撒入喇叭口中,每株7—8粒,畝用量1—1.5公斤。
揭地膜:地膜玉米到封壟期,為了讓地膜玉米接納較多的雨水,促進后期生長,及時揭去地膜,一般在7月中下旬。
3、后期管理。玉米灌漿期要根據(jù)降雨情況適量澆水,進入蠟熟期要進行站稈剝皮晾曬,減少水份。并要適當(dāng)晚收,促進籽粒飽滿,增加粒重。
怎么才能種出好的高產(chǎn)玉米?
玉米種植及田間管理技術(shù)
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長。玉米適宜的土壤pH為5?8,以PH6.5?7.0最適。耐鹽堿能力差,特別是氯離子對玉米危害大。也就是說在施肥過程中,絕對不能使用含CL的肥料。
首先是玉米浸種,用壯秧不歇茬進行浸種24個小時,濾干播種。可以促進玉米生根發(fā)芽。一般每畝施氮磷鉀復(fù)合肥(10―8―7)35―45公斤,功能活化素5公斤混合拌勻做基肥使用,可以防止由于重插種植帶來的死棵、爛秧等問題。采取大小行的種植方式,大行距80―90厘米,小行距50―60厘米,株距視密度而定,播深以種子入土3―5厘米即可,每穴播種2―3粒,每畝用種量1―1.2公斤,確保全苗。
一、查苗、補苗
玉米出苗后,應(yīng)立即進行查苗、補苗。在玉米三葉期以前,發(fā)現(xiàn)連續(xù)缺苗3株(穴)以上,應(yīng)及時進行補苗,可采取帶土移苗補栽的辦法,以減少株間苗勢的差異。移栽要在陰雨天或晴天下午進行,栽后要及時澆水,縮短緩苗時間,確保成活。缺苗3株(穴)以下,在缺苗處一側(cè)或兩側(cè),留雙株即可,玉米缺苗一般不提倡補種。
二、間苗、定苗
適時間苗、定苗是減少弱株率,提高群體整齊度,確保適宜密度的關(guān)鍵。玉米生長快,應(yīng)適時早間苗、定苗。一般掌握1-2片展開葉時間苗,2-3片展開葉時定苗。間苗原則是去弱苗留壯苗,去病苗留健苗。間苗、定苗的時間應(yīng)在晴天的下午進行,因為此時病苗、蟲咬苗及發(fā)育不良的幼苗易萎蔫,便于識別淘汰。對于苗矮葉密、下粗上細(xì)、植株扭曲的絲黑穗浸染苗等,應(yīng)徹底剔除。旱地、生產(chǎn)水平較低的地塊,要早間苗、定苗。病蟲害較重的地塊,要晚間苗、定苗。雙株留苗時兩苗間距5-10cm。套種玉米蟲害多、傷殘苗多、草害重,保苗難度大,應(yīng)適時間苗、晚定苗。一般2片展開葉時間苗,3-4片展開葉時定苗。
三、中耕、滅茬
中耕是玉米苗期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據(jù)調(diào)查,玉米苗期中耕2次比不中耕的次生根增加5-6條,根深增加6-7cm,增產(chǎn)10%左右。一般中耕2-3次,第1次在定苗前,深度3-5cm,此時幼苗矮小,要避免壓苗、傷苗。第2、3次在定苗至拔節(jié)期,深度10cm左右為宜。中耕的原則是:苗旁淺耕,行間深耕。直播玉米苗期正逢雨季,要淺中耕。中耕過深,土壤蓄水過多,易造成芽澇或苗澇。套種玉米麥?zhǔn)蘸髴?yīng)立即深中耕滅茬,疏松土壤,促進根系發(fā)展。
四、追施提苗肥
苗期追肥具有促根、壯苗、促葉、壯稈等作用。一般在定苗后至拔節(jié)期進行。具體的追肥時間要根據(jù)苗情、土壤肥力等情況來定。三類苗、移栽苗、未施基肥或種肥的地塊、低洼潮濕的地塊和套種玉米等,要早追、重追提苗肥,一般在定苗前后;壯苗、土壤肥力高、基肥種肥充足的地塊,可不追或少追提苗肥。除施用化肥外,再使用稀桂葉面肥進行葉面噴施,促使玉米生長開始由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長進行轉(zhuǎn)換。
苗期追肥量,原則上磷肥、鉀肥全部施入,氮肥追肥量要根據(jù)土壤、苗情而定。一般高產(chǎn)田施用總氮量的20-30%,中產(chǎn)田用50-60%,低產(chǎn)田用60%以上。
追肥方法:一般采用溝施或穴施。深度5cm以上,離苗10cm以上,不要燒苗。
五、穗期管理
玉米穗期是指從撥節(jié)至抽雄這段時間。撥節(jié)就是莖基部節(jié)間開始明顯伸長,而抽雄是指雄穗(天花)開始露出劍葉(最后一片)。穗期田間管理的主要目標(biāo)是使玉米植株墩實粗壯,葉片生長挺撥有勁,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協(xié)調(diào),達到壯稈、大穗、粒多。搞好穗期的田間管理,是奪取玉米高產(chǎn)的關(guān)鍵。具體措施如下:深中耕小培土結(jié)合施稈肥。在施足基肥,管好苗期的基礎(chǔ)上,撥節(jié)前后要深中耕(10厘米左右)一次,玉米這次中耕特別重要,可以把土塊打碎,使耕作層土壤落實,有利于根系生長發(fā)育。培土,就是將行間的土略向植株集中,形成一個小壟,同時把施下的稈肥埋入土中。稈肥最好以腐熟的廄肥、堆肥或人畜糞為主,也可每畝施復(fù)合肥10公斤左右。要注意小苗多施,促進全田均衡生長。重施穗肥高培土。穗肥應(yīng)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用,這時玉米頂部的幾片葉組成的形狀像一個喇叭。此時要注意使用花朵多進行葉面噴施,促進玉米穗期的雌穗抽雄前約7?10天,是決定雌穗(玉米棒子)大小和粒數(shù)多少的關(guān)鍵時期,這時生長的好壞對玉米產(chǎn)量影響最大,也是玉米需要養(yǎng)分最多的時候。一般應(yīng)重施穗肥,約占總追肥量的60%左右,并施用速效肥。通常每畝用尿素15?20公斤,結(jié)合把行間(特別是寬行)的土集中到植株兩邊,達到高培土的目的,同時將肥料埋入土中。但也應(yīng)根據(jù)具體情況合理安排稈肥和穗肥的比重,若土壤肥力較高、基肥足、苗勢好,可以少施稈肥,重施穗肥;如果土壤肥力低、基肥施用量少、幼苗長勢一般,則可以重施稈肥,少施穗肥。此時要注意使用花朵多進行葉面噴施,促進玉米穗期的雌穗生長,為豐產(chǎn)打下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