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臘丁到底有沒有營養(yǎng)價值
黃臘丁到底有沒有營養(yǎng)價值
黃臘丁,又名黃顙魚
一、食療價值
鮠科動物黃顙魚的肉。黃顙魚又稱黃頰魚、黃骨魚、黃刺魚、河龍盾鮠。
分布于中國長江、黃河、珠江和黑龍江等流域。獲得后,除去鰭、內(nèi)臟,洗凈用。
性味甘平。能益脾胃,利尿消腫。《醫(yī)林集要》治水氣浮腫,即以黃顙魚配綠豆、大蒜,用水煮爛,去魚食豆,并取汁調(diào)商陸末服。攻補兼施,對脾虛而腫滿甚者尤其適宜。
二、營養(yǎng)成分
(每100克中含) 可食部52
水分(克)71.6 能量(千卡)124 能量(千焦)51.9 蛋白質(zhì)(克)17.8 脂肪(克)2.7
碳水化合物(克)7.1 膳食纖維(克)0膽固醇(毫克)90 灰份(克)0.8維生素A(毫克)0
胡蘿卜素(毫克)0視黃醇(毫克)0硫胺素(微克)0.01核黃素(毫克)0.06尼克酸(毫克)3.7
維生素C(毫克)0維生素E(T)(毫克) 1.48 a-E1.05 (β-γ)-E0.43 δ-E0
鈣(毫克)59磷(毫克)166鉀(毫克)202鈉(毫克)250.4鎂(毫克)19
鐵(毫克)6.4鋅(毫克)1.48硒(微克)16.09 銅(毫克)0.08錳(毫克)0.1
碘(毫克)0
三、藥用價值
性味:甘、平,微毒。
功用:利小便,消水腫,祛風(fēng)、醒酒。
宜食:適宜肝硬化腹水、腎炎水腫、腳氣水腫以及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者食用;適宜小兒痘疹初期食用。
《本草綱目》:“煮食消水腫,利小便?!?/p>
姚可成《食物本草》:“主益脾胃和五臟,發(fā)小兒痘疹?!?/p>
忌食:根據(jù)前人經(jīng)驗,為“發(fā)物”食品,故有痼疾宿病之人,諸如支氣管哮喘,淋巴結(jié)核,癌腫,紅斑狼瘡以及頑固瘙癢性皮膚病者,忌食或謹(jǐn)慎食用。忌與中藥荊芥同食。
《日用本草》:“發(fā)風(fēng)動氣,發(fā)瘡疥,病人尤忌食之。”
《隨息居飲食譜》:“甘溫微毒,發(fā)痘瘡?!?/p>
《本草綱目》:“反荊芥?!?/p>
四、選方:
⑴水氣浮腫(急性腎炎,腎病綜合癥等):
黃顙魚3尾,綠豆1小杯,大蒜頭1個,水煮爛,去魚,食豆,并喝其湯,不能用鹽。
⑵累痢潰爛:
黃顙魚1尾,剖去腸雜,納入蓖麻子20粒,黃泥封固,放炭火中煅存性,去泥,研細(xì)末,以菜油調(diào)涂,一日2次,用前先以食鹽水洗滌拭擦患處。(此方亦可用治下肢潰爛。)
什么食物適合孕婦啊?
白的肉對寶寶好,如魚,蝦,兔,
最重要的是不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