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菌油是什么?怎么吃?
一、樅菌油是什么?怎么吃?
土特產(chǎn)樅菌油是用樅菌和食用植物油熬制成的。樅菌生于樅林(松林)和樅林附近的野地里,是上等食用菌。無論用它作湯或油煎,酣浸或鹽漬,全部味道鮮美,富于營養(yǎng)。菌油是高級調(diào)味品,內(nèi)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其味清香鮮。湯菜、面食中加上一匙半勺,看著鮮,嚼著香,“咽后方知滋味長”,實在是美得很!
二、松針菇怎么吃
松針菇又名,松樹菌、松毛菌,鉚釘菇,為你推薦幾種做法:
松針菇燒肉
用料
主料
松針菇500g
調(diào)料
食鹽適量
茶油適量
松針菇燒肉的做法
1.松針菇摘取根部,用清水溫柔的將每一朵沖洗干凈。
2.鍋坐水,燒開后將松針菇倒入開水中。
3.略煮一開。煮一開的原因是能讓松針菇保持較為艷麗的顏色。如果不煮的話,燒出來的菌會成為黑色。
4.煮開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備用。
5.鍋內(nèi)油燒熱,放姜蒜爆鍋。
6.下五花肉片翻炒,至炒至肥肉出油。
7.菌下鍋一同翻炒,注意動作要溫柔,否則會把菌傘破壞。
8.放鹽后繼續(xù)翻炒。
9.炒勻后,加水大火燜煮。
10.湯燒開后,放入蒜末,繼續(xù)大火燜煮。
11.燜煮約7、8分鐘后至湯的色澤變濃,切蘑菇的味道濃郁撲鼻,撒上蔥花即可出鍋。
苤菜葉炒松針菇
1. 松針菇洗凈泥沙后控干水分,然后用手撕成幾瓣。
2. 蒜去皮切小粒,青米辣切小段,苤菜葉洗凈切段。
3. 炒鍋上火,倒入油燒熱,放入一半的蒜粒炸黃,炸出香味和蒜油。
4. 倒入松針菇翻炒。
5. 雨季的野生菌都含大量水分,多炒一會把野生菌炒熟收汁。
6. 野生菌快收完汁時放入剩下的蒜粒炒至收完汁。
7. 放入適量的鹽翻炒均勻。
8. 放入切好的苤菜葉翻炒均勻即可。
三、初秋的野生松樹菌要怎樣儲存到冬天還能吃?
初秋的野生松樹菌,只要是比較干燥的都可以長時間保存,把泥土和雜草去除干凈,保持干燥分量放入保鮮袋中,放入冰箱冷凍層保存。食用前取出自然解凍,用清水淘洗干凈即可。將鮮干巴菌削去根部帶土外皮,整理成大小基本一致的條狀,用清水洗滌后再用鹽水浸泡5—9天,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后放入不滲水的容器中,加入保鮮液浸泡,保鮮液按干巴菌加水總重量的10-25%稱取食鹽,1-4‰稱取苯甲酸鈉和1-4‰稱取焦亞硫酸鈉,溶解于水中配成。液面要稍高于干巴菌堆面,然后將容器口封閉以隔絕空氣和保持衛(wèi)生,經(jīng)一個月浸泡后即可取出包裝作為產(chǎn)品。保鮮期在10個月以上。
僅供參考
四、松樹林怎樣種植野生茶樹菇??我家那里只要下雨就 又很多人去 撿回家吃。想去種植它不知道 可以 不 可以
編輯本段茶樹菇的種植 營養(yǎng) 茶樹菇是一種對木質(zhì)素、纖維素分解能力較弱的木腐菌。野生茶樹菇僅著生于油茶樹上。經(jīng)人工馴化后, 茶樹菇 可利用油桐、楓樹、柳樹、櫟樹、白楊等闊葉樹作栽培材料,但以材質(zhì)較疏松、含單寧成分較少的雜木屑較適應(yīng)茶樹菇生長??沙浞掷名熎?、米糠、餅肥等作為氮源。 茶樹菇除能利用雜木屑外,蔗渣、稻草、棉籽殼、菌草也可作為碳源。碳源中以單、雙糖為最好,淀粉、纖維素等利用能力較弱。若栽培料配方中僅含有葡萄糖,菌絲生長較疏松,并用少量蔗糖搭配,則菌絲生長致密,長勢旺盛。說明菌絲生長過程中需要礦質(zhì)元素相關(guān)。 溫度 茶樹菇屬中溫型食用菌。在PDA培養(yǎng)基上,26℃條件下,孢子經(jīng)24小時萌發(fā),48小時后肉眼可見到微細的菌絲。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為 23~28℃,超過34℃停止生長,在零下4℃可保存3個月。子實體原基分化的溫度范圍是12~26℃,最適溫度為18~24℃,較低或較高溫度都會推遲原基分化。溫度較低,子實體生長緩慢,但組織結(jié)實,菇形較大,質(zhì)量好;溫度較高,易開傘和形成長柄薄蓋菇。 水分 茶樹菇栽培的培養(yǎng)基含水量應(yīng)掌握在60%~65%,即用手抓一把培養(yǎng)基,用勁捏,指縫間濕潤,稍有水但 茶樹菇 不流下,手指松開成塊,落地后散開為宜。但不同種類的木屑及粗細不同略有差別,應(yīng)靈活掌握。菌絲生長時,空氣相對濕度要求在70%以下;子實體形成發(fā)育期為85%~95%,生長期適當降低,以延長產(chǎn)品保鮮期。 空氣 茶樹菇屬好氣性大型真菌,對二氧化碳十分敏感,通氣不良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易造成菌絲生長緩慢、子實體菌柄粗長、菌蓋細小、早開傘、畸形菇。 光線 茶樹菇是需光性真菌,子實體具有趨光生長特性,適宜的漫射光是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要條件。菌絲體培養(yǎng)期間,在無光條件下仍然生長,但不形成子實體。子實體沒有光照不易分化,適宜光照強度為50~300勒克斯。 酸堿度 茶樹菇菌絲喜弱酸性環(huán)境,最適pH5.5~6.5,pH值4以下或6.5以上菌絲生長稀疏、緩慢。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21720.html?wtp=t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