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榨菜油出油高
一、怎樣榨菜油出油高
油菜籽的出油率一般僅為30%。采用以下技巧,可使出油率提高25%。
1.除雜。油菜籽中含有泥沙,在加工過程中會吸油,從而降低出油率,因此,在加工前應(yīng)先篩去油菜籽中的泥沙等雜質(zhì)。
2.控制爐火。一般用平底鍋炒菜籽時,是在全部菜籽都炒熟時才出鍋,每出鍋一批都有部分菜籽會粘在鍋底被燒糊。因此,當(dāng)菜籽炒到八成熟時,就要打開上部灶口,封住下部風(fēng)口,以控制爐火。具體操作方法是:在灶口墻上砌一個活動槽,嵌入一塊活動鐵板,需要大火時,把鐵板向上提,封住爐口;當(dāng)需要文火時,把鐵板往下放,封住風(fēng)口。
3.改進榨油設(shè)備。改裝榨螺使用95型臥式軸動榨油機時,可用舊的6號榨螺代替5號榨螺,這樣可增大內(nèi)壓力,使出油部位后移8~10厘米。僅此一項改進,每100公斤菜籽可多出油1~2公斤。
4.熱料上榨。油分子在高溫中最活躍。剛炒好出鍋的菜籽溫度為108℃,趁熱上榨就可以多出油。因此,每鍋炒籽量最好控制在40~50公斤,做到隨炒隨榨,確保熱料上榨。
5.適量摻糠。菜籽含油率高,在榨筒中加壓后滑動快,油還未全部榨出,菜籽餅就出榨機了,因此,可在每100公斤菜籽中摻入5~7公斤谷糠,好的菜籽可多摻,差的菜籽則少摻。谷糠應(yīng)新鮮無雜物,篩去灰末。加谷糠可使菜籽減慢滑動速度,故能多榨油。把出油后的油腳料拌入谷糠中,加在菜籽中間再榨,也可提高出油率。
二、如何榨取菜籽油
壓榨取油是廣大農(nóng)村用得非常廣泛的一種小型制油工藝,但是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操作技術(shù)才能提高出油率,降低生產(chǎn)成本。具體操作技術(shù)如下:
一、清理
原料菜籽先用振動篩過篩,除去大雜和小雜。如有必要除去菜籽料中的并肩泥,可用臥龍鐵輥筒過碾,再用淌篩除去被碾碎的泥灰。最后料中含雜量要求不超過0.5%,并須嚴防料中夾帶鐵類雜質(zhì)進入榨油機。
二、破皮
利用小軋輥機進行碾軋,使菜籽粒破皮。要求破皮既不脫落,又不致粉碎,呈“開口笑”狀,破皮率不低于85%;粉末度不超過5%,操作中喂料要均勻,流量適當(dāng),碾軋輥的間距調(diào)節(jié)適當(dāng)。
三、加水
菜籽料放入平底鍋內(nèi),邊攪動邊加入一些熱水,水量加到料中含水量的13%-15%為止。
四、炒料
榨油坊設(shè)備多用平底鍋 (亦可用圓筒炒籽鍋,效果良好),炒料的最終料溫為120℃-132℃,炒出熟料用手握料不露油、有彈性、松手即散,熟度均勻不夾生。炒后熟料殘余水分為2%左右。同時要保證入榨油機的料溫為120℃-125℃。
五、壓榨
榨膛預(yù)熱正常后,即可開始正式投熟料,并調(diào)節(jié)出餅厚度為1.25-2.5毫米。壓榨的效果好壞,可以隨機判定炒料是否合格。所以壓榨操作要勤觀察、勤檢查、勤調(diào)整。為了盡量提高壓榨的出油率,榨餅宜調(diào)得偏薄一些,但要求出餅中不得冒青煙和焦糊,干餅殘油控制在5%-6%之間。
六、毛油處理
榨出的毛油進入油池,先經(jīng)沉淀除去固體雜質(zhì),如要求進一步除雜,則需要配置一臺過濾機,可得到清油。
三、多力菜籽油的小榨壓榨技術(shù)是什么?小榨和壓榨有區(qū)別嗎?
小榨是人工榨油,先炒料,再用石磨研磨,小榨的油味道香,價格稍貴,壓榨簡單說就是機器榨油,效率高,味道沒有大驚喜
四、菜籽油是怎么制成的
一般情況下是先蒸炒到高溫然后壓榨,或者冷榨,這種油承做壓榨毛油,通過物理精煉可也得到我們吃的壓榨精煉油,榨過油的菜籽餅通過浸出得到的油稱作浸出毛油,通過精煉達到使用標(biāo)準(zhǔn),灌裝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