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飼料 肉驢養(yǎng)殖技術:一頭肉驢每天需要吃多少飼料
一、驢飼料 肉驢養(yǎng)殖技術:一頭肉驢每天需要吃多少飼料
驢耐粗飼,巨菌草,綠洲一號·牧春,玉米秸,都可以的。只要草料好,幾乎不用精料,而且繁殖快,生長期比牛、馬等要短
二、怎么養(yǎng)驢才能長得快,肉驢養(yǎng)殖技術大全,小驢苗飼養(yǎng)
毛驢種子要選擇體型高大、身體強壯、無傳染病的年輕優(yōu)良品種。毛驢養(yǎng)殖者可一次性購買在國內較為優(yōu)良的品種,如山東德州驢、肉驢等。這樣既節(jié)約了購買成本又優(yōu)化了毛驢的生產性能,最終達到贏利的目的。從毛驢的飼養(yǎng)角度來說,毛驢飼養(yǎng)具有成本低、風險小、易飼養(yǎng)等優(yōu)點。農村大量剩余的農副產品,如農作物秸桿、谷皮、麥麩、豆葉等都可以用來飼喂毛驢
三、驢怎么養(yǎng)殖
1、分槽定位
應依據驢的性別、老幼、體質、個體、采食快慢分槽定位,以免爭食。哺乳母驢的槽位要適當寬些,以便于驢駒吃奶和休息。
2、定時定量,細心喂養(yǎng)
依據不同季節(jié)確定不同飼喂次數(shù),冬季寒冷夜長,可分早、中、晚、夜喂四次,春、夏季可增加到5次,秋季天氣涼爽,每日可減少到喂3次。每次飼喂的時間和數(shù)量都要固定,使驢建立正常的條件反射。驢每日飼喂總的時間不應少于9-10h,要加強夜飼,前半夜以草為主,后半夜加喂精料。
3、少喂勤添,草短干凈,先粗后精
喂驢的草要鍘短,喂前要篩去塵土,挑出長草,揀出雜物。料粒不宜過大。每次飼喂要掌握先給草,后喂料;先喂干草,后拌濕草的原則。拌草的水量不宜過多,使草粘住料即可。每一頓草料要分多次投放。每頓至少5次。這些方法的目的是為了增強驢的食欲,多吃草,不剩殘渣。
4、飼料要多樣化,才能營養(yǎng)全面
群眾講的“花草、花料、牲口上膘”,就是講營養(yǎng)的互補作用。
5、變更飼料,切忌突然,應逐漸進行
突然變更飼料,會破壞肉驢原來的條件反射,使消化機能紊亂造成疾病,如疝痛、便秘等。
6、飲水要適時,慢飲而充足
飲水對驢的生理起著重要作用,應做到自由飲水,渴了就飲,驢的飲水要清潔、新鮮,冬季水溫8-12度為宜。切忌役后馬上飲冷水,可稍事休息后,再飲一些水,要避免“暴飲和急飲”,要做到“飲水三提鞭”,以免發(fā)生腹痛,影響心臟健康,每次吃完干草后也可飲些水,但飼喂是間或吃飽之后,不宜大量飲水。
四、肉驢養(yǎng)殖技術,品種有哪些?標準養(yǎng)驢舍怎么建造
一、按用途和個體分槽定位 飼喂時,應根據肉驢的用途實行個體分槽定位飼養(yǎng),即按性別、個體大小、采食快慢、個體性情、種用或繁殖、育肥等定位。臨產母驢和當年幼駒要用單槽。哺乳母驢的槽位要相應寬些,便于幼駒吃奶和休息。
二、按季節(jié)分飼喂次數(shù)、定時定量 要根據季節(jié)確定每天的飼喂次數(shù)、時間和喂量。如冬季寒冷夜長,可分早、午、晚、夜喂4次,春、夏季可增加到5次。秋季天氣涼爽,可減少到每日3次。另外飼喂時間、喂量都要相對固定,采食過量或采食量不足,影響飼喂效果,造成消化道疾病。
三、依槽細喂,少給勤添 根據定位的槽內飼料采食情況,確定飼喂量和不同飼料的飼喂順序。每次飼喂時應先喂草,后喂加水拌料的草。每次給草料不要過多、少給勤添,使槽內即使不剩草也不空槽。精料應由少到多,逐漸減草加料。
四、充足飲水 應根據飼料的種類、氣候等給肉驢供應充足的水。一般每天飲水4次,天熱時可增加到5次。飲水不要過急,過急易發(fā)生嗆肺和腹痛。水槽和水桶位置不要過高,飲水要保持清潔、新鮮。天冷時飲水要加熱,防止飲用過冷的水。
五、毛驢養(yǎng)殖技術,怎樣才能配的住
肉驢多以同類交配繁育為主,也可和馬進行雜交。集藥化養(yǎng)殖可采用人工授精法,采集良種精液有利于大批量繁育,加速良種的推廣培育。
驢駒從斷奶到1歲,體高已達成年的90%以上,體重達到成年的60%左右;2歲時,體高和體重已分別達到成年時的94%和70%以上,公、母驢均已達到性成熟。滿3歲時,體高和體重分別達到成年的96%和77%以上,體格定型,性機能完全成熟,可投入繁殖配種,開始正常使役。4~5歲這兩年,體重還有小的增長。 幼駒的這種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是受動物遺傳因素的支配而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飼養(yǎng)人員只能順應這一規(guī)律,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其生長發(fā)育的需要,不能因幼駒不干活,而苛待幼駒,導致發(fā)育受阻,后天發(fā)育不足。 根據驢駒以上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培育幼駒應抓好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①養(yǎng)好妊娠母驢,保證胎兒正常發(fā)育:胎兒先天發(fā)育良好,才能為生后發(fā)育奠定良好基礎。胎兒的生長發(fā)育靠攝取母體營養(yǎng),因此必須加強妊娠母驢的飼養(yǎng),特別是妊娠最后2~3個月的飼養(yǎng)。母驢產駒后的泌乳能力高低,與妊娠期內母體內是否積累夠一定數(shù)量的營養(yǎng)物質有直接的關系。所以養(yǎng)好妊娠母驢對胎兒和生后的良好發(fā)育具有雙重的意義。
②保證充足母乳,提前開始補料:驢駒的哺乳期一般為6個月,這一時期的生長發(fā)育好壞對將來的經濟價值關系極大。幼駒在哺乳期初期,初乳是惟一的營養(yǎng)來源,每增重1千克大約需要10千克母乳。驢駒在1個月齡以前,每天要哺乳50~60次,因此,此時幼駒不能離開母驢。按照母驢的乳汁成分,每天約分泌5千克奶,其中所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都需要母驢從飼料中補充。如果母驢奶量不足或幼駒失乳,可人工喂給牛奶、羊奶等,或寄養(yǎng)給其他產期相近、泌乳多的母驢。
人工補奶時,因牛、羊奶含脂肪高于驢奶,故應加水稀釋(1∶1),并加少許食鹽和石灰水,溫度保持在35~37℃,每1.5~2小時喂一次,以后可逐漸減少。
新生幼駒抵抗力弱,容易發(fā)病,如胎糞不下或下痢,應細心護理。在幼駒出生的當天,應注意胎糞是否排出。胎糞不下時,可用溫水或生理鹽水1000毫升,加甘油或軟肥皂,先用洗球灌腸;當幼駒不安、使勁努責時,可停止灌注,逆行推拿。推拿的方法是:面向幼駒尻部,兩手伸直,兩拇指相對,平放于患駒胸骨后側方,兩手一起,推拿移動至恥骨;推拿移動時,兩拇指用力頂壓幼駒的腹部,其余手指配合動作,反復進行,推拿3~5次,可排出干硬糞。若幼駒拉稀,排灰白色或綠色糞便,應暫停哺乳。如果下痢,多由于乳房不潔或天寒久臥濕地所引起,應經常擦洗乳房,更換褥草,保持圈舍干燥溫暖,并給予治療。
幼駒生后半個月,便隨母驢試吃草料。提前開始補料,對促進幼駒發(fā)育、刺激消化道發(fā)育很有好處。幼駒生后1~2月齡時應開始補料,最初用炒豆或煮八成熟的小米,或大麥麩皮粥,每天150~200克,單獨補飼。到2月齡時,逐漸增加到0.5千克;斷奶時驢駒達到0.75~1.0千克,另外,每天還要補充食鹽、骨粉或石粉各10~15克。飼草任意采食,或隨母驢放牧。
③適時斷奶,全價飼養(yǎng):驢駒一般在6~7個月齡時斷奶。斷奶是幼駒從哺乳過渡到獨立生活階段,斷奶要逐漸進行。斷奶后的第一年是幼駒劇烈生長階段,體高應達到成年的90%,體重要達到成年的60%,即平均日增重約0.3千克。因此,對于斷奶后的幼駒應給予多種優(yōu)質草料配合的日糧,其中精料量應占1/3,每日不少于1.5千克。隨著年齡的增長,要相應增加精料,1.5~2.0歲性成熟時,喂給的精料量不應低于成年驢,同時對于做種用的公駒還要額外增加15%~20%的精料。精料中要有30%左右的蛋白質飼料。如有青草,盡量外出放牧,以增加運動,促進骨骼生長。要任其活動,不要拴系站立不動。1.5歲時,公、母要分開,防止偷配,并開始拴系調教。兩歲時,對于無種用價值的公驢去勢。
④加強馴養(yǎng)調教,防止早配早使:馴養(yǎng)是通過不斷接觸幼駒,影響幼駒性情,建立人駒親和,是調教工作的基礎訓練。馴養(yǎng)從哺乳期開始,經常用手撫摸幼駒,搔其尾根,用刷子刷拭,以食物誘惑,練習舉肢、扣蹄、帶籠頭、拴系和牽行等。調教能鍛煉幼駒體質,訓練使役能力,從兩歲開始進行。調教時,先讓其熟悉各種套具、挽具或馱具,以及常用口令,開始時和成驢一起同套,先學拉車拉犁,后學拉碾拉磨。調教要逐漸進行,不可急于求成。開始時前面要人帶領,配合馭手,作進、退、轉彎等訓練。調教手必須態(tài)度嚴肅,口令準確,賞罰分明,否則容易養(yǎng)成惡癖。 在農村,早使早配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早使活、早配種妊娠,雖可得到一時好處,但因影響其發(fā)育而帶來的經濟和利用價值方面的損失就更大。按驢駒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母驢配種不要早于2.5歲,正式使役不要早于3歲。公驢配種可從3歲開始。5歲以前,使役和配種都應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