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下關(guān)于諸葛亮的評價~`
元微之有贊孔明詩曰:“撥亂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如公全盛德,應(yīng)嘆古今無!”
智慧第一,忠心無二
我眼中的諸葛亮
——由孔明的“三哭”談起
公元220年,諸侯并起,天下紛爭。山清水秀的竹林間,茅舍內(nèi),一位中年男子頭戴綸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興亡成敗,胸中盡萬點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顧茅廬的佳話造就了一代偉人,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軍事才干,建蜀國,興漢業(yè),歷經(jīng)圖治,嘔心瀝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義,展現(xiàn)了一代蜀相偉大的胸襟氣魄,令天下人為之敬仰,讓我醉,讓我癡,令我狂。
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有通天徹地的才干,深謀遠慮,有扭轉(zhuǎn)乾坤的力量,呼風喚雨。他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氣周漁,借東風赤壁之戰(zhàn)。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司馬面前擺空城。威鎮(zhèn)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調(diào)兵遣將,知人善用。赤壁之戰(zhàn)中,明知關(guān)羽乃情義深重,知恩必報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結(jié)果華容道上關(guān)羽顧念舊恩,寧舍己而放走了勁敵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過也,錯失良機。然卻不盡然。看,當主公劉備急切地加以阻止時,:“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賢相怎可讓其扼守要道?”孔明聽罷,仰聲長嘆曰:“此乃天意,天不滅曹。若魏國亡,東吳勢必崛起,此乃一勁敵,又占地利只勢,蜀國必難與其相抗衡,勢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勢,我等趁此良機,興農(nóng)業(yè),固糧倉,養(yǎng)精蓄銳,方可破敵。而云常經(jīng)此一戰(zhàn),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計也!”由此看來,放走曹操絕非偶然,亦非孔明之敗筆,實乃形勢所逼,無奈之舉也。
再如用魏延。其時三足鼎立,蜀國力量較為弱小,諸葛亮苦撐危局,自然注重網(wǎng)羅人才。蜀中名將除關(guān)張趙馬黃外,還有一位就是魏延。諸葛亮在對其的使用上可謂煞費苦心。魏延也算能夠 驍勇善戰(zhàn),屢建功勛。但此人頭后有“反骨”,不夠忠誠,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會謀反,但國家正值用人之際,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關(guān)張趙馬黃等人凋零之后。況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為敵所用。諸葛亮一邊用他,一邊又防范著他 。待到諸葛亮操勞過度,病危之際,密令魏延斷后。當夜魏延忽作一夢,夢見頭上長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謀反,果應(yīng)孔明之言。還是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錦囊妙計,才有馬岱砍下魏延首級之舉。知道其有謀反之心,還要用之,如走鋼絲一般,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懼怕之心還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殺之,又讓將士們寒心。只有在其身邊埋下伏兵,待其反時一舉殺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勢下,如何變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實乃大智慧也。
魯迅在評價諸葛亮時認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對前人的評價,我不能深入領(lǐng)會。在我看來,即為“妖”,那意味著貶義。我以為不然,盡管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話,但稱其為“妖”不免過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重情義的人。
街亭之戰(zhàn)中,馬謖爭先,一再狂言不休,沒有引起他的注意,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豈知馬謖怎肯聽王平之言,這是再度失察。結(jié)果失去戰(zhàn)機,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將得的勝利,失去了銳氣,失去了滅魏興漢的大業(yè),失去了政治家、軍事家所應(yīng)有的明智,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敗筆。這當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過,卻也不盡其然。看,馬謖請兵時,孔明雖有疑慮,但因素對其有好感,抹不開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揮淚曰“吾與汝義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囑?!边@一哭,一揮手之間,深深的自責,貽誤戰(zhàn)機,用人不當,也害了馬謖,累及其全家,可見其“情”之深。對馬謖家屬的安置照顧,又可見其“義”之重??酌鞫?,當參軍蔣琬求情時,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孫武所以能制勝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fù)廢法,何以討賊耶?合當斬之?!斑@一哭,又交織著多少情感。馬謖將斬,雖心中不忍,奈執(zhí)法嚴明,為不得不斬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戰(zhàn)局不能扭轉(zhuǎn),興漢渺茫,于是悲從中來,怎不流涕?馬謖斬畢,孔明又大哭不已,蔣琬問曰”今幼常得罪,既正軍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為馬謖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臨危之時,曾囑吾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今果應(yīng)其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將士,無不流涕。這一哭,多少悲憤涌上心頭,眼前曾經(jīng)的茅林溪水;沙場點秋兵;與先帝縱馬與廣袤的田天地之間,談古論今 往事歷歷在目。思舊恩,悔自己不聽先帝之言,枉費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去了興漢大業(yè),對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個“情”字。
說孔明不“明”,我認為只有一點。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時曾說:“幼主劉禪昏庸無能,貪圖享樂,萬不得已之時,丞相可取而代之,興我漢室?!比槐M管先帝如此之說,孔明決不違“情”犯上,依舊忠心耿耿,一生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義”二字所能盡表?“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后世有評諸葛亮云:
三顧頻繁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表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一代諸葛武侯,其情,蒼天可表;其義,大地為之動容;其智慧,千百流傳;其忠誠,為后世人所景仰,可謂:一縷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間!元微之有贊孔明詩曰:“撥亂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如公全盛德,應(yīng)嘆古今無!”
智慧第一,忠心無二
我眼中的諸葛亮
——由孔明的“三哭”談起
公元220年,諸侯并起,天下紛爭。山清水秀的竹林間,茅舍內(nèi),一位中年男子頭戴綸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興亡成敗,胸中盡萬點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庇谑侨櫭]的佳話造就了一代偉人,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軍事才干,建蜀國,興漢業(yè),歷經(jīng)圖治,嘔心瀝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義,展現(xiàn)了一代蜀相偉大的胸襟氣魄,令天下人為之敬仰,讓我醉,讓我癡,令我狂。
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有通天徹地的才干,深謀遠慮,有扭轉(zhuǎn)乾坤的力量,呼風喚雨。他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氣周漁,借東風赤壁之戰(zhàn)。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司馬面前擺空城。威鎮(zhèn)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調(diào)兵遣將,知人善用。赤壁之戰(zhàn)中,明知關(guān)羽乃情義深重,知恩必報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結(jié)果華容道上關(guān)羽顧念舊恩,寧舍己而放走了勁敵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過也,錯失良機。然卻不盡然。看,當主公劉備急切地加以阻止時,:“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賢相怎可讓其扼守要道?”孔明聽罷,仰聲長嘆曰:“此乃天意,天不滅曹。若魏國亡,東吳勢必崛起,此乃一勁敵,又占地利只勢,蜀國必難與其相抗衡,勢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勢,我等趁此良機,興農(nóng)業(yè),固糧倉,養(yǎng)精蓄銳,方可破敵。而云常經(jīng)此一戰(zhàn),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計也!”由此看來,放走曹操絕非偶然,亦非孔明之敗筆,實乃形勢所逼,無奈之舉也。
再如用魏延。其時三足鼎立,蜀國力量較為弱小,諸葛亮苦撐危局,自然注重網(wǎng)羅人才。蜀中名將除關(guān)張趙馬黃外,還有一位就是魏延。諸葛亮在對其的使用上可謂煞費苦心。魏延也算能夠 驍勇善戰(zhàn),屢建功勛。但此人頭后有“反骨”,不夠忠誠,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會謀反,但國家正值用人之際,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關(guān)張趙馬黃等人凋零之后。況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為敵所用。諸葛亮一邊用他,一邊又防范著他 。待到諸葛亮操勞過度,病危之際,密令魏延斷后。當夜魏延忽作一夢,夢見頭上長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謀反,果應(yīng)孔明之言。還是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錦囊妙計,才有馬岱砍下魏延首級之舉。知道其有謀反之心,還要用之,如走鋼絲一般,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懼怕之心還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殺之,又讓將士們寒心。只有在其身邊埋下伏兵,待其反時一舉殺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勢下,如何變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實乃大智慧也。
魯迅在評價諸葛亮時認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對前人的評價,我不能深入領(lǐng)會。在我看來,即為“妖”,那意味著貶義。我以為不然,盡管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話,但稱其為“妖”不免過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重情義的人。
街亭之戰(zhàn)中,馬謖爭先,一再狂言不休,沒有引起他的注意,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豈知馬謖怎肯聽王平之言,這是再度失察。結(jié)果失去戰(zhàn)機,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將得的勝利,失去了銳氣,失去了滅魏興漢的大業(yè),失去了政治家、軍事家所應(yīng)有的明智,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敗筆。這當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過,卻也不盡其然??矗R謖請兵時,孔明雖有疑慮,但因素對其有好感,抹不開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揮淚曰“吾與汝義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囑?!边@一哭,一揮手之間,深深的自責,貽誤戰(zhàn)機,用人不當,也害了馬謖,累及其全家,可見其“情”之深。對馬謖家屬的安置照顧,又可見其“義”之重??酌鞫?,當參軍蔣琬求情時,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孫武所以能制勝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fù)廢法,何以討賊耶?合當斬之?!斑@一哭,又交織著多少情感。馬謖將斬,雖心中不忍,奈執(zhí)法嚴明,為不得不斬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戰(zhàn)局不能扭轉(zhuǎn),興漢渺茫,于是悲從中來,怎不流涕?馬謖斬畢,孔明又大哭不已,蔣琬問曰”今幼常得罪,既正軍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為馬謖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臨危之時,曾囑吾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窆麘?yīng)其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將士,無不流涕。這一哭,多少悲憤涌上心頭,眼前曾經(jīng)的茅林溪水;沙場點秋兵;與先帝縱馬與廣袤的田天地之間,談古論今 往事歷歷在目。思舊恩,悔自己不聽先帝之言,枉費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去了興漢大業(yè),對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個“情”字。
說孔明不“明”,我認為只有一點。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時曾說:“幼主劉禪昏庸無能,貪圖享樂,萬不得已之時,丞相可取而代之,興我漢室?!比槐M管先帝如此之說,孔明決不違“情”犯上,依舊忠心耿耿,一生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義”二字所能盡表?“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后世有評諸葛亮云:
三顧頻繁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表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一代諸葛武侯,其情,蒼天可表;其義,大地為之動容;其智慧,千百流傳;其忠誠,為后世人所景仰,可謂:一縷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間!元微之有贊孔明詩曰:“撥亂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如公全盛德,應(yīng)嘆古今無!”
智慧第一,忠心無二
我眼中的諸葛亮
——由孔明的“三哭”談起
公元220年,諸侯并起,天下紛爭。山清水秀的竹林間,茅舍內(nèi),一位中年男子頭戴綸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興亡成敗,胸中盡萬點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庇谑侨櫭]的佳話造就了一代偉人,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軍事才干,建蜀國,興漢業(yè),歷經(jīng)圖治,嘔心瀝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義,展現(xiàn)了一代蜀相偉大的胸襟氣魄,令天下人為之敬仰,讓我醉,讓我癡,令我狂。
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有通天徹地的才干,深謀遠慮,有扭轉(zhuǎn)乾坤的力量,呼風喚雨。他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氣周漁,借東風赤壁之戰(zhàn)。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司馬面前擺空城。威鎮(zhèn)八方,“真乃神人也?!彼{(diào)兵遣將,知人善用。赤壁之戰(zhàn)中,明知關(guān)羽乃情義深重,知恩必報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結(jié)果華容道上關(guān)羽顧念舊恩,寧舍己而放走了勁敵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過也,錯失良機。然卻不盡然。看,當主公劉備急切地加以阻止時,:“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賢相怎可讓其扼守要道?”孔明聽罷,仰聲長嘆曰:“此乃天意,天不滅曹。若魏國亡,東吳勢必崛起,此乃一勁敵,又占地利只勢,蜀國必難與其相抗衡,勢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勢,我等趁此良機,興農(nóng)業(yè),固糧倉,養(yǎng)精蓄銳,方可破敵。而云常經(jīng)此一戰(zhàn),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計也!”由此看來,放走曹操絕非偶然,亦非孔明之敗筆,實乃形勢所逼,無奈之舉也。
再如用魏延。其時三足鼎立,蜀國力量較為弱小,諸葛亮苦撐危局,自然注重網(wǎng)羅人才。蜀中名將除關(guān)張趙馬黃外,還有一位就是魏延。諸葛亮在對其的使用上可謂煞費苦心。魏延也算能夠 驍勇善戰(zhàn),屢建功勛。但此人頭后有“反骨”,不夠忠誠,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會謀反,但國家正值用人之際,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關(guān)張趙馬黃等人凋零之后。況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為敵所用。諸葛亮一邊用他,一邊又防范著他 。待到諸葛亮操勞過度,病危之際,密令魏延斷后。當夜魏延忽作一夢,夢見頭上長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謀反,果應(yīng)孔明之言。還是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錦囊妙計,才有馬岱砍下魏延首級之舉。知道其有謀反之心,還要用之,如走鋼絲一般,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懼怕之心還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殺之,又讓將士們寒心。只有在其身邊埋下伏兵,待其反時一舉殺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勢下,如何變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實乃大智慧也。
魯迅在評價諸葛亮時認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對前人的評價,我不能深入領(lǐng)會。在我看來,即為“妖”,那意味著貶義。我以為不然,盡管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話,但稱其為“妖”不免過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重情義的人。
街亭之戰(zhàn)中,馬謖爭先,一再狂言不休,沒有引起他的注意,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豈知馬謖怎肯聽王平之言,這是再度失察。結(jié)果失去戰(zhàn)機,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將得的勝利,失去了銳氣,失去了滅魏興漢的大業(yè),失去了政治家、軍事家所應(yīng)有的明智,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敗筆。這當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過,卻也不盡其然。看,馬謖請兵時,孔明雖有疑慮,但因素對其有好感,抹不開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揮淚曰“吾與汝義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囑?!边@一哭,一揮手之間,深深的自責,貽誤戰(zhàn)機,用人不當,也害了馬謖,累及其全家,可見其“情”之深。對馬謖家屬的安置照顧,又可見其“義”之重??酌鞫蓿攨④娛Y琬求情時,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孫武所以能制勝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fù)廢法,何以討賊耶?合當斬之?!斑@一哭,又交織著多少情感。馬謖將斬,雖心中不忍,奈執(zhí)法嚴明,為不得不斬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戰(zhàn)局不能扭轉(zhuǎn),興漢渺茫,于是悲從中來,怎不流涕?馬謖斬畢,孔明又大哭不已,蔣琬問曰”今幼常得罪,既正軍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為馬謖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臨危之時,曾囑吾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窆麘?yīng)其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將士,無不流涕。這一哭,多少悲憤涌上心頭,眼前曾經(jīng)的茅林溪水;沙場點秋兵;與先帝縱馬與廣袤的田天地之間,談古論今 往事歷歷在目。思舊恩,悔自己不聽先帝之言,枉費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去了興漢大業(yè),對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個“情”字。
說孔明不“明”,我認為只有一點。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時曾說:“幼主劉禪昏庸無能,貪圖享樂,萬不得已之時,丞相可取而代之,興我漢室。”然盡管先帝如此之說,孔明決不違“情”犯上,依舊忠心耿耿,一生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義”二字所能盡表?“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后世有評諸葛亮云:
三顧頻繁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表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一代諸葛武侯,其情,蒼天可表;其義,大地為之動容;其智慧,千百流傳;其忠誠,為后世人所景仰,可謂:一縷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間!元微之有贊孔明詩曰:“撥亂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如公全盛德,應(yīng)嘆古今無!”
智慧第一,忠心無二
我眼中的諸葛亮
——由孔明的“三哭”談起
公元220年,諸侯并起,天下紛爭。山清水秀的竹林間,茅舍內(nèi),一位中年男子頭戴綸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興亡成敗,胸中盡萬點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顧茅廬的佳話造就了一代偉人,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軍事才干,建蜀國,興漢業(yè),歷經(jīng)圖治,嘔心瀝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義,展現(xiàn)了一代蜀相偉大的胸襟氣魄,令天下人為之敬仰,讓我醉,讓我癡,令我狂。
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有通天徹地的才干,深謀遠慮,有扭轉(zhuǎn)乾坤的力量,呼風喚雨。他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氣周漁,借東風赤壁之戰(zhàn)。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司馬面前擺空城。威鎮(zhèn)八方,“真乃神人也?!彼{(diào)兵遣將,知人善用。赤壁之戰(zhàn)中,明知關(guān)羽乃情義深重,知恩必報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結(jié)果華容道上關(guān)羽顧念舊恩,寧舍己而放走了勁敵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過也,錯失良機。然卻不盡然???,當主公劉備急切地加以阻止時,:“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賢相怎可讓其扼守要道?”孔明聽罷,仰聲長嘆曰:“此乃天意,天不滅曹。若魏國亡,東吳勢必崛起,此乃一勁敵,又占地利只勢,蜀國必難與其相抗衡,勢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勢,我等趁此良機,興農(nóng)業(yè),固糧倉,養(yǎng)精蓄銳,方可破敵。而云常經(jīng)此一戰(zhàn),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計也!”由此看來,放走曹操絕非偶然,亦非孔明之敗筆,實乃形勢所逼,無奈之舉也。
再如用魏延。其時三足鼎立,蜀國力量較為弱小,諸葛亮苦撐危局,自然注重網(wǎng)羅人才。蜀中名將除關(guān)張趙馬黃外,還有一位就是魏延。諸葛亮在對其的使用上可謂煞費苦心。魏延也算能夠 驍勇善戰(zhàn),屢建功勛。但此人頭后有“反骨”,不夠忠誠,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會謀反,但國家正值用人之際,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關(guān)張趙馬黃等人凋零之后。況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為敵所用。諸葛亮一邊用他,一邊又防范著他 。待到諸葛亮操勞過度,病危之際,密令魏延斷后。當夜魏延忽作一夢,夢見頭上長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謀反,果應(yīng)孔明之言。還是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錦囊妙計,才有馬岱砍下魏延首級之舉。知道其有謀反之心,還要用之,如走鋼絲一般,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懼怕之心還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殺之,又讓將士們寒心。只有在其身邊埋下伏兵,待其反時一舉殺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勢下,如何變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實乃大智慧也。
魯迅在評價諸葛亮時認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對前人的評價,我不能深入領(lǐng)會。在我看來,即為“妖”,那意味著貶義。我以為不然,盡管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話,但稱其為“妖”不免過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重情義的人。
街亭之戰(zhàn)中,馬謖爭先,一再狂言不休,沒有引起他的注意,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豈知馬謖怎肯聽王平之言,這是再度失察。結(jié)果失去戰(zhàn)機,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將得的勝利,失去了銳氣,失去了滅魏興漢的大業(yè),失去了政治家、軍事家所應(yīng)有的明智,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敗筆。這當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過,卻也不盡其然???,馬謖請兵時,孔明雖有疑慮,但因素對其有好感,抹不開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揮淚曰“吾與汝義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囑。”這一哭,一揮手之間,深深的自責,貽誤戰(zhàn)機,用人不當,也害了馬謖,累及其全家,可見其“情”之深。對馬謖家屬的安置照顧,又可見其“義”之重。孔明二哭,當參軍蔣琬求情時,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孫武所以能制勝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fù)廢法,何以討賊耶?合當斬之。“這一哭,又交織著多少情感。馬謖將斬,雖心中不忍,奈執(zhí)法嚴明,為不得不斬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戰(zhàn)局不能扭轉(zhuǎn),興漢渺茫,于是悲從中來,怎不流涕?馬謖斬畢,孔明又大哭不已,蔣琬問曰”今幼常得罪,既正軍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為馬謖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臨危之時,曾囑吾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窆麘?yīng)其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將士,無不流涕。這一哭,多少悲憤涌上心頭,眼前曾經(jīng)的茅林溪水;沙場點秋兵;與先帝縱馬與廣袤的田天地之間,談古論今 往事歷歷在目。思舊恩,悔自己不聽先帝之言,枉費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去了興漢大業(yè),對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個“情”字。
說孔明不“明”,我認為只有一點。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時曾說:“幼主劉禪昏庸無能,貪圖享樂,萬不得已之時,丞相可取而代之,興我漢室。”然盡管先帝如此之說,孔明決不違“情”犯上,依舊忠心耿耿,一生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義”二字所能盡表?“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后世有評諸葛亮云:
三顧頻繁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表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一代諸葛武侯,其情,蒼天可表;其義,大地為之動容;其智慧,千百流傳;其忠誠,為后世人所景仰,可謂:一縷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間!元微之有贊孔明詩曰:“撥亂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如公全盛德,應(yīng)嘆古今無!”
智慧第一,忠心無二
我眼中的諸葛亮
——由孔明的“三哭”談起
公元220年,諸侯并起,天下紛爭。山清水秀的竹林間,茅舍內(nèi),一位中年男子頭戴綸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興亡成敗,胸中盡萬點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顧茅廬的佳話造就了一代偉人,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軍事才干,建蜀國,興漢業(yè),歷經(jīng)圖治,嘔心瀝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義,展現(xiàn)了一代蜀相偉大的胸襟氣魄,令天下人為之敬仰,讓我醉,讓我癡,令我狂。
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有通天徹地的才干,深謀遠慮,有扭轉(zhuǎn)乾坤的力量,呼風喚雨。他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氣周漁,借東風赤壁之戰(zhàn)。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司馬面前擺空城。威鎮(zhèn)八方,“真乃神人也?!彼{(diào)兵遣將,知人善用。赤壁之戰(zhàn)中,明知關(guān)羽乃情義深重,知恩必報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結(jié)果華容道上關(guān)羽顧念舊恩,寧舍己而放走了勁敵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過也,錯失良機。然卻不盡然???,當主公劉備急切地加以阻止時,:“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賢相怎可讓其扼守要道?”孔明聽罷,仰聲長嘆曰:“此乃天意,天不滅曹。若魏國亡,東吳勢必崛起,此乃一勁敵,又占地利只勢,蜀國必難與其相抗衡,勢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勢,我等趁此良機,興農(nóng)業(yè),固糧倉,養(yǎng)精蓄銳,方可破敵。而云常經(jīng)此一戰(zhàn),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計也!”由此看來,放走曹操絕非偶然,亦非孔明之敗筆,實乃形勢所逼,無奈之舉也。
再如用魏延。其時三足鼎立,蜀國力量較為弱小,諸葛亮苦撐危局,自然注重網(wǎng)羅人才。蜀中名將除關(guān)張趙馬黃外,還有一位就是魏延。諸葛亮在對其的使用上可謂煞費苦心。魏延也算能夠 驍勇善戰(zhàn),屢建功勛。但此人頭后有“反骨”,不夠忠誠,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會謀反,但國家正值用人之際,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關(guān)張趙馬黃等人凋零之后。況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為敵所用。諸葛亮一邊用他,一邊又防范著他 。待到諸葛亮操勞過度,病危之際,密令魏延斷后。當夜魏延忽作一夢,夢見頭上長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謀反,果應(yīng)孔明之言。還是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錦囊妙計,才有馬岱砍下魏延首級之舉。知道其有謀反之心,還要用之,如走鋼絲一般,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懼怕之心還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殺之,又讓將士們寒心。只有在其身邊埋下伏兵,待其反時一舉殺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勢下,如何變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實乃大智慧也。
魯迅在評價諸葛亮時認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對前人的評價,我不能深入領(lǐng)會。在我看來,即為“妖”,那意味著貶義。我以為不然,盡管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話,但稱其為“妖”不免過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重情義的人。
街亭之戰(zhàn)中,馬謖爭先,一再狂言不休,沒有引起他的注意,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豈知馬謖怎肯聽王平之言,這是再度失察。結(jié)果失去戰(zhàn)機,失去所的
數(shù)字妙聯(lián)悼孔明??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三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諸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劉備稱帝后,任蜀漢丞相,后被封為武鄉(xiāng)侯,領(lǐng)益州牧。當政期間勵精圖治,推行屯田政策,改善與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關(guān)系,促進當?shù)亟?jīng)濟、文化發(fā)展。他曾五次出兵伐魏,意圖中原,未能如愿。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病死于五丈原(今陜西省勉縣境內(nèi))軍中。
諸葛亮死后,后人為了緬懷他的功績,曾在他居住過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武侯祠堂,以示追念。自西晉以來,歷代的文人墨客絡(luò)繹不絕來此憑吊,留下了一副副膾炙人口的名楹佳聯(lián)。在這些楹聯(lián)中有一些對聯(lián)巧妙地將數(shù)字嵌入其中,別出心裁,獨具匠心。
位于河南南陽市的臥龍崗相傳是諸葛亮當年躬耕之地,這里景色幽雅,建筑別致。武侯祠內(nèi)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收二川,擺八陣,七擒六出,五丈原設(shè)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睆倪@副楹聯(lián)中不難看出,上聯(lián)嵌入了數(shù)字一至十,下聯(lián)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對諸葛孔明的一生作出了高度概括。
四川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是西晉末年十六國李雄為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而建的。祠內(nèi)古柏蒼郁,殿宇雄偉,這里也有一副對聯(lián),是贊頌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一生惟謹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榮,八陣名成,兩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銳,三分功定屬元勛?!贝送?,“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边@副對聯(lián)僅用了短短的十個字,贊頌了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績。所謂“兩表”是指諸葛亮入川后為蜀漢大業(yè)所作的前、后兩個《出師表》;還“一對”是指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時所作的《隆中對》,在文中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陜西省勉縣定軍山有“武鄉(xiāng)侯”諸葛亮的陵墓,當年諸葛亮出川伐魏病死五丈原后就埋葬于此,這里的武侯祠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可謂對諸葛亮一生蓋棺論定了。該聯(lián)曰:“義膽忠肝,六經(jīng)以來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摘自《大眾科技報》作者:吳學安)
我看諸葛亮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作者:島津義和 轉(zhuǎn)貼自:一統(tǒng)三國歷史文化社區(qū)
諸葛亮字孔明,東漢末年,南陽人士。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他留給后人了“智慧”、“節(jié)操高尚“的光輝形象,是東亞地區(qū)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留下了不少流傳千古的故事和膾炙人口的名言。這里,就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談一下自己的管窺之見。
諸葛亮生于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亡于蜀漢后主建立十二年(公元234年),享年54歲。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問計于諸葛亮,諸葛亮是年27歲,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勢,提出鼎足三分,聯(lián)孫抗曹,進而統(tǒng)一天下之路,即著名的“隆中對”:
“自董卓造逆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 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 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 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含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里引用“隆中對”,主要為本文作證。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諸葛亮為什么會為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原本“躬耕于南陽,不求聞達于諸侯”,據(jù)查資料,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之襄陽后,叔父去世后,與公元197年至公元207年,已經(jīng)隱居十年了。已是毫無出仕之心了,徐庶走馬薦諸葛時,諸葛亮聞言,做色道“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呼”,因劉備“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隨許先帝以馳騁”??梢?,諸葛亮原本不愿入仕,因被劉備三顧赤誠感動而出仕,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劉備“三回請,兩行淚,一張嘴,賺的諸葛把命賠”。
劉備一個勢單力薄的寒族人士,先后投靠公孫贊、陶謙、袁紹、曹操、劉表,居無定所,到處流浪,惶惶如喪家之犬,自得到諸葛亮后,依靠紅寶書“隆中對”的政策,方才建國。查三國史料,蜀漢在當時三國之中,面積最小,國力最弱,地薄民少。蜀漢地處荒蠻,只有四川平原和江漢平因是糧倉,可資國力。蜀漢需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待天下有變。蜀漢要想統(tǒng)一天下,必須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梢?,諸葛亮的計劃是兩路兵馬,克復(fù)中原。
依照諸葛亮的計劃第一步占有益州、荊州,進而建國。然后蜀漢需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待天下有變??上н@一計劃被關(guān)羽的大意失荊州打破,由此,諸葛亮只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了。劉備奪取劉璋的益州沒有奪取韓中,卻東出與東吳爭江南三郡,與孫權(quán)發(fā)生矛盾,后又頭腦發(fā)熱,令關(guān)羽北伐,結(jié)果關(guān)羽守土,貪而棄義,剛愎自用,小看東吳,又逞匹夫之勇,終于敗走麥城。使劉備為一時之意氣而與孫權(quán)交惡。失去荊州,失去與東吳的聯(lián)盟關(guān)系。與東吳交惡,就陷入兩線作戰(zhàn),腹背受敵之地;失去荊州,就失去了一個糧倉,失去東線力克中原之途。結(jié)果,兵疲民乏,元氣大傷,蜀漢失去了統(tǒng)一天下的實力。
諸葛亮這時當退歸桑,梓頤養(yǎng)終年。然,劉備白帝城臨終托孤,可憐汪汪,又提出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可自為成都之主。劉備明知劉禪師昏庸渾惡之徒,假惺惺的先提出來,賺的諸葛亮盡忠。結(jié)果,諸葛亮聽后,寒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呼”,劉禪昏弱無能,以當世的情況,只能是退守川中,以求自保,但諸葛亮即以答應(yīng)劉備一定要統(tǒng)一中原,就只好不斷的北伐、北伐。
諸葛亮深知“補綴天地,恐不易為,徒費心力耳”。然感先帝知遇之恩,托孤之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深知自己往后劉禪必亡國,自己在一日就盡一日的忠,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況且,與其坐以待斃,不若拼死一搏,或有一線生機。只好蠶食魏境,可起到挑起事端,瓦解敵人陣線的作用。
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還表現(xiàn)在臨終殺魏延上。有的人說,魏延又大才,諸葛亮殺之無理,莫須有。我覺得諸葛亮是寧可錯殺,也不漏殺。魏延又大才不假,但是他太有大志,諸葛亮死后必然會威脅到昏庸的劉禪的統(tǒng)治地位,為劉禪好,諸葛亮只好借口殺了魏延完事。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所謂“士為知己者死”。人人都說關(guān)羽是古今中外“義”的化身,我看諸葛亮的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才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義”的化身,諸葛孔明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我眼中的諸葛亮——由孔明的“三哭”談起
作者:楊芳
公元220年,諸侯并起,天下紛爭。山清水秀的竹林間,茅舍內(nèi),一位中年男子頭戴綸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興亡成敗,胸中盡萬點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庇谑侨櫭]的佳話造就了一代偉人,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軍事才干,建蜀國,興漢業(yè),歷經(jīng)圖治,嘔心瀝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義,展現(xiàn)了一代蜀相偉大的胸襟氣魄,令天下人為之敬仰,讓我醉,讓我癡,令我狂。
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有通天徹地的才干,深謀遠慮,有扭轉(zhuǎn)乾坤的力量,呼風喚雨。他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氣周漁,借東風赤壁之戰(zhàn)。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司馬面前擺空城。威鎮(zhèn)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調(diào)兵遣將,知人善用。赤壁之戰(zhàn)中,明知關(guān)羽乃情義深重,知恩必報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結(jié)果華容道上關(guān)羽顧念舊恩,寧舍己而放走了勁敵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過也,錯失良機。然卻不盡然??矗斨鞴珓浼鼻械丶右宰柚箷r,:“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賢相怎可讓其扼守要道?”孔明聽罷,仰聲長嘆曰:“此乃天意,天不滅曹。若魏國亡,東吳勢必崛起,此乃一勁敵,又占地利只勢,蜀國必難與其相抗衡,勢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勢,我等趁此良機,興農(nóng)業(yè),固糧倉,養(yǎng)精蓄銳,方可破敵。而云常經(jīng)此一戰(zhàn),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計也!”由此看來,放走曹操絕非偶然,亦非孔明之敗筆,實乃形勢所逼,無奈之舉也。
再如用魏延。其時三足鼎立,蜀國力量較為弱小,諸葛亮苦撐危局,自然注重網(wǎng)羅人才。蜀中名將除關(guān)張趙馬黃外,還有一位就是魏延。諸葛亮在對其的使用上可謂煞費苦心。魏延也算能夠 驍勇善戰(zhàn),屢建功勛。但此人頭后有“反骨”,不夠忠誠,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會謀反,但國家正值用人之際,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關(guān)張趙馬黃等人凋零之后。況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為敵所用。諸葛亮一邊用他,一邊又防范著他 。待到諸葛亮操勞過度,病危之際,密令魏延斷后。當夜魏延忽作一夢,夢見頭上長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謀反,果應(yīng)孔明之言。還是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錦囊妙計,才有馬岱砍下魏延首級之舉。知道其有謀反之心,還要用之,如走鋼絲一般,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懼怕之心還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殺之,又讓將士們寒心。只有在其身邊埋下伏兵,待其反時一舉殺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勢下,如何變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實乃大智慧也。
魯迅在評價諸葛亮時認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對前人的評價,我不能深入領(lǐng)會。在我看來,即為“妖”,那意味著貶義。我以為不然,盡管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話,但稱其為“妖”不免過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重情義的人。
街亭之戰(zhàn)中,馬謖爭先,一再狂言不休,沒有引起他的注意,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豈知馬謖怎肯聽王平之言,這是再度失察。結(jié)果失去戰(zhàn)機,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將得的勝利,失去了銳氣,失去了滅魏興漢的大業(yè),失去了政治家、軍事家所應(yīng)有的明智,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敗筆。這當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過,卻也不盡其然??矗R謖請兵時,孔明雖有疑慮,但因素對其有好感,抹不開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揮淚曰“吾與汝義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囑。”這一哭,一揮手之間,深深的自責,貽誤戰(zhàn)機,用人不當,也害了馬謖,累及其全家,可見其“情”之深。對馬謖家屬的安置照顧,又可見其“義”之重。孔明二哭,當參軍蔣琬求情時,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孫武所以能制勝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fù)廢法,何以討賊耶?合當斬之?!斑@一哭,又交織著多少情感。馬謖將斬,雖心中不忍,奈執(zhí)法嚴明,為不得不斬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戰(zhàn)局不能扭轉(zhuǎn),興漢渺茫,于是悲從中來,怎不流涕?馬謖斬畢,孔明又大哭不已,蔣琬問曰”今幼常得罪,既正軍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為馬謖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臨危之時,曾囑吾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窆麘?yīng)其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將士,無不流涕。這一哭,多少悲憤涌上心頭,眼前曾經(jīng)的茅林溪水;沙場點秋兵;與先帝縱馬與廣袤的田天地之間,談古論今 往事歷歷在目。思舊恩,悔自己不聽先帝之言,枉費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去了興漢大業(yè),對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個“情”字。
說孔明不“明”,我認為只有一點。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時曾說:“幼主劉禪昏庸無能,貪圖享樂,萬不得已之時,丞相可取而代之,興我漢室。”然盡管先帝如此之說,孔明決不違“情”犯上,依舊忠心耿耿,一生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義”二字所能盡表?“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后世有評諸葛亮云:
三顧頻繁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表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一代諸葛武侯,其情,蒼天可表;其義,大地為之動容;其智慧,千百流傳;其忠誠,為后世人所景仰,可謂:一縷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間!
我看諸葛亮
作者:張文祥
諸葛亮北伐歷來爭議較大,至目前為止,無論學者還是廣大業(yè)余愛好者,其主流看法是持贊賞態(tài)度的。但目前,網(wǎng)絡(luò)上有些有新意的朋友提出種種看法,主要歸納有兩點:一、將蜀漢的國力拖垮;二、諸葛亮擁兵自重。
MQ不才,講幾點個人看法
首先說說第二種看法——諸葛亮擁兵自重的問題。我認為這話對一半。諸葛亮本來就擁兵(掌握天下兵權(quán),不是現(xiàn)代說的“擁軍擁屬”),他不但擁兵而且擁權(quán),但我認為說到“自重”,則肯定不是,無論從諸葛亮為人及實際歷史看,諸葛亮并沒有割裂政權(quán),稱霸一方。
談到第一個問題,我認為持上述觀點的朋友可能把姜維的賬記到了諸葛亮的身上,因為有朋友寫帖子時常會這么說“姜維九伐中原,把蜀漢國力徹底拖垮,其實他只是走諸葛亮的老路而已,蜀漢滅亡的原因從諸葛亮時就已經(jīng)開始了?!?對此,我的觀點是不同意這種類似的說法。因為判斷一個國家的國力是否被拖垮,要看幾個硬指標,比如:1.政府或內(nèi)閣(并非政權(quán))是否垮臺;2.經(jīng)濟是否崩潰;3.老百姓生活水平是否低下;4.國家是否分裂。于此對應(yīng),落實到古代社會,就是1.內(nèi)閣被罷黜;2.財政支不敷出;3.哀鴻遍野、餓殍滿地;4.農(nóng)民起義,政權(quán)分割。用這些指標衡量諸葛亮治下,顯然都不是。理由如下:
1. 諸葛亮至死未遭彈劾下臺,其內(nèi)閣主要成員蔣琬、費祎、董允等皆延續(xù)掌權(quán),延續(xù)諸葛舊制;軍隊方面,姜維、廖化、董厥等依然是蜀漢軍隊主要指揮官。政治清明,沒有出現(xiàn)忠臣在外避禍,小人當朝的局面。在與奸佞代表黃皓的斗爭中,董相依然占據(jù)明顯上風,不是姜相后時的朝政。
2. “四英相”時期,蜀漢財政沒有出現(xiàn)支不敷出的記載,依然能維持國家運行。
3. “四英相”中如蔣相、費相治下,老百姓還沒有面有菜色。劉備章武年間的人口統(tǒng)計與劉禪投降時的造冊人口大體相當。
4. 農(nóng)民起義還沒有記載。
由此可見,諸葛亮北伐(至少到姜維前期)并沒有對蜀漢國力產(chǎn)生嚴重削弱。不能將姜維后期的混亂政治局面追究到諸葛亮頭上。另外,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兵退基本上是因為糧草后繼不上而退,其中二伐圍城不過二十來天就主動撤圍,說明諸葛亮的軍事行動是以后方實際支持力為主的,一旦后勤補給出現(xiàn)問題,諸葛亮便主動撤兵,他有全盤經(jīng)濟考慮在內(nèi),不會不計后果,一味追加軍費開支,這與姜維的北伐有質(zhì)量上的不同,姜維基本上是窮兵黷武,兵敗乃歸。
我認為諸葛亮的北伐是為蜀漢在爭取國際地位(三國鼎峙及部分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做斗爭,是以國際舞臺中的政治、外交上的得分為一定目標的軍事行動。
諸葛亮恢復(fù)漢朝的口號其實不具備任何影響力,漢朝末年的天下大亂使中原老百姓對這個腐朽王朝恨之入骨。曹魏從文帝曹丕起開始削弱王室,扶植大地主,使地主階級擁護其政權(quán)。老百姓也期盼安寧,對他們而言,諸葛亮并非什么正義之師,曹魏也不是什么賊逆,雙方都是從漢朝這一合法政權(quán)消亡后分裂出來的對峙政權(quán),所以無所謂正義與邪惡。誰最后一統(tǒng)天下使百姓休養(yǎng)生息,誰就會被百姓擁戴并接受的政權(quán)。因此諸葛亮北伐并不是正義的,當然也不是邪惡的。
眾所周知,蜀漢是三國中最弱小的政權(quán),除蜀中平原外,大部分疆土沒有開發(fā),十分貧瘠落后,因此曹魏和孫吳都想吞并它然后兩國一較高下。蜀漢若想從三流國家中躍起,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必須擴大其國際影響力,于是加強與二流國家孫吳的聯(lián)盟便是其確保二弱抗一強的國際局勢,贏得一席之地的基本國策。
在與東吳的外交中,諸葛亮必須保證盟友東吳沒有二心,協(xié)力抗曹。因此他必須拿出“振奮友邦、威懾敵庭”的姿態(tài),所以要威武自強,以攻圖存。如果示弱,則必是弱肉強食的第一犧牲品。因此蜀漢盡管弱小,但沒有出現(xiàn)“弱國無外交”的局面。
另外還有重要一點,就是諸葛亮北伐是與曹魏爭奪大中亞區(qū)域的影響力。
在曹魏設(shè)立西域長史府的形勢下,蜀漢作為漢的繼承國(其實歷史上蜀漢就叫漢),在爭奪對中亞地區(qū)的影響力上必須先發(fā)制人,從中亞獲得利益,補充國力與中原王朝一戰(zhàn)。因此從這個戰(zhàn)略方向考慮,諸葛亮也必須北伐,這也就是諸葛亮、姜維爭奪隴上,切斷曹魏隴右與中原之聯(lián)系的原因。
五伐時,諸葛亮西上五丈原,司馬懿料定諸葛亮出五丈原而率先占據(jù)渭水東岸地形,手下將校歡欣鼓舞時,惟獨郭淮明查孔明之心,認為諸葛亮此舉有真實的遠大意圖,漢軍是謀圖北上而非東進,在五丈原以西的陳倉、天水、祁山等地,推進其作戰(zhàn)基地,因此漢軍必攻北原(今陜西眉縣北、渭水北岸)。郭淮對司馬懿說:“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蕩民、夷,此非國家之利也?!保ā度龂尽ぞ矶罚?。請大家注意這句話中,郭淮明確指出諸葛亮切斷隴道,分裂曹魏治下之“民、夷”的戰(zhàn)略意圖,諸葛亮就是要讓西域都戶府一帶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和當?shù)貪h人脫離曹魏而附庸蜀漢,以此動搖曹魏在西方利益。后來雙方確實在北原發(fā)生了激戰(zhàn)。結(jié)果先期陳兵北原的郭淮軍擊敗了搶奪北原的蜀漢先頭部隊,而諸葛亮也箭退司馬懿一萬騎兵(詳見《水經(jīng)注》載諸葛亮上武功事),雙方形成了戰(zhàn)略相持。不久,諸葛亮辭世,雄才大略卻不得其時的他飲恨渭水,從此蜀漢再無翻盤機會。司馬懿也由衷感嘆其“天下奇才”。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fù)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諸葛亮空城計的合理性??
單純視為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賭博,未免太小看空城計的合理性。
事先的安排與事后的變化不多考慮,斷章取義僅憑焚香彈琴的從容悠情,以管窺天或坐井觀天,見識有如瞎人摸象,難以得見全貌。從《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前后文仔細端詳,把時間背景及細節(jié)過程娓娓道來,方可探知究竟,事實勝于雄辯,而不是猜想可能,或是感覺應(yīng)該如何。
諸葛亮在得知街亭及列柳城盡失時,正著手安排北伐軍撤兵事宜:所以一開始就安排關(guān)興及張苞各引精兵三千人投往武功山,又令張翼先遣劍閣以備妥歸路,再命馬岱及姜維殿后準備埋伏,最后移民天水、南安及安定等三郡官吏軍民皆入漢中。而諸葛亮親率五千兵馬運糧,這些分撥安排,正是打算撒兵的序列開始。
可惜總有人錯認為諸葛亮只用一座空城打算對抗司馬懿,或是訛言成毫無準備之下被迫迎戰(zhàn),事實上諸葛亮在事前的分撥安排,卻鮮少人知。事前已有埋伏,才敢布局示疑,這與事前沒有準備,賭運氣冒險一博的情形迥然不同。老是往司馬懿「養(yǎng)敵自?!?,或是諸葛亮「冒汗走險」等方面猜測,不如仔細落實事件的「前因后果」,還比較具體根據(jù)而不淪于幻想迷惑。
從火燒新野及博望用水開始,屢被嚇得慘敗的魏軍官兵,在其心目中,諸葛亮是個善用誘兵的奇兵專家。而且魏軍亦向來善用誘兵,從早年的濮陽之役誘取呂布,以及官渡之戰(zhàn)誘斬文丑等,魏軍早知貪餌受誘的下場——壯烈犧牲地重創(chuàng)負傷。諸葛亮高舉北伐大旗,集結(jié)大軍來襲,不管是移動三郡居民或是節(jié)度蜀兵諸將的行動,都不會是小活動而不為人所知,縱使司馬懿不知蜀兵虛實,也能知悉蜀兵曾有大規(guī)模的移動。但是司馬懿等魏軍在西城跟前所看到的蜀軍,卻無任何大規(guī)規(guī)重兵,這些蜀軍怎會消失不見呢?移防的蜀軍人在何方呢?會不會是埋伏準備襲擊呢?是不是諸葛亮打算用少人的誘兵引導魏軍入城受死,以諸葛亮為蜀軍的最高領(lǐng)導,誰敢掉以輕心看扁?
司馬懿再冒失也要盤算諸葛亮的麾下大將,像關(guān)興、張苞、馬岱及魏延等蜀兵諸將,是不是全都聚集在西城等死,還是隱匿在旁,虎視眈眈伺機而動?或是研判蜀兵諸將悉數(shù)逃亡,僅剩諸葛亮一人落單,眼中沒有蜀兵諸將存在,除非司馬懿得意豪賭,自認逮到?jīng)]有護衛(wèi)兵團的集團主帥,這若不是運氣太好,就是諸葛亮設(shè)下陷阱,以誘兵請君入甕。 司馬懿原本不信哨兵報情,親自探敵求證后,于是采取謹慎的措施。先行后退,再緩徐圖:若有埋伏,則順勢引退;若無埋伏,則再興戰(zhàn)事。從司馬懿不久又重回西城,盤問當?shù)鼐用裼嘘P(guān)蜀軍虛實,便可得知司馬懿的確有卷土重來的軍事行動,并非像有人所說的「魏兵一路嚇回長安」。先退一步,保持安全距離,再另謀主意,而非驚嚇大逃。
后來就在武功山的小路,關(guān)興及張苞殺聲盈谷,更兼魏軍心疑,豈敢久停。曹真本想貪功追殺,不意卻半途中伏,被諸葛亮事前所分撥安排的姜維及馬岱攔截,不得不引兵鼠竄而還。司馬懿若不早退,差點就落得曹真的下場。隨著司馬懿撤兵暫退,諸葛亮趁機撤回漢中。事先有「分撥安排」,事后有「埋伏交戰(zhàn)」,遂使諸葛亮以風聲鶴唳的靜肅,巧設(shè)空城疑計而圈套司馬懿。
正史在裴注引有郭沖三事,談?wù)撝T葛亮空城計。
裴松之已經(jīng)就空城計的發(fā)生時間、地理位置、攻守形勢及禮節(jié)尊卑不分等加以駁斥,所以郭沖所言并非事實。光是司馬懿人仍為荊州都督(就是周瑜一輩當不到的職位),人在宛城,沒空北上街亭與諸葛亮對陣,時空已經(jīng)不符。 郭沖說司馬懿帶兵二十萬,諸葛亮僅留蜀兵萬人,其它余軍則交給魏延,司馬懿以二十比一的優(yōu)勢,根本不用懼怕。而《三國演義》卻說魏軍僅有十五萬,諸葛亮自身有兵二千五百名,另二千五百名蜀兵暫出,而關(guān)興及張苞各領(lǐng)三千,這里已有一萬一千名,還有張翼、姜維及馬岱各軍未計,若再把街亭戰(zhàn)場的王平、魏延、高翔、申耽及申儀等殘軍計入,還有趙云及鄧芝的箕谷疑軍合并計算,恐怕兵少的人不是蜀兵。按《三國演義》的說法,當初諸葛亮率領(lǐng)大兵三十余萬,蜀兵北伐軍當初還能驚動魏明帝親征,軍隊的規(guī)模及實力仍不容小覷。
按《漢晉春秋》諸葛亮自稱:「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挂簿褪鞘癖嘤谖罕俏罕嘤谑癖?。若是司馬懿大軍以眾凌寡,又何需在意區(qū)區(qū)萬名蜀兵呢?事實上諸葛亮也不是僅帶萬人就敢北伐,連南征南蠻都不只動用萬人,北伐又怎只用萬人。司馬懿的對象不僅是諸葛亮的直屬本隊,更應(yīng)考慮全體北伐大軍。 人數(shù)再多并非不怕陷阱,戰(zhàn)國時長平之役,趙卒雖以四十余萬人之眾,仍落入秦軍包圍而挨餓,最后還被迫投降坑殺。漢中一帶的山岳地形,滿布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及天隙等險要,以石穴叢林等障礙,最怕身陷死地而無逃生余地。山林還不利于魏軍騎兵的奔馳,山谷中的關(guān)隘其中還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敵」之險要,兵卒雖多,忽略地形的限制,豈不大意。
諸葛亮已有大軍,兼有地利,司馬懿如郭沖所稱,雖有二十萬,但仍未必占盡上風。而且郭沖最大的失誤,就是忽略蜀兵諸將的存在,司馬懿屈指可算出北伐諸將的所在,面對只剩諸葛亮一人的軍隊,除非司馬懿目中無人,看不見魏延、高翔、趙云及王平等蜀將。否則司馬懿則應(yīng)推敲這些蜀兵諸將是否正埋伏有以待之,諸葛亮在后來善用誘兵斬殺張合及王雙等人,更證明魏兵冒進的下場,自食輕敵的惡果,恐將遭身死敗亡之途。
諸葛亮的空城計,最早不是出現(xiàn)于明清以后的《三國演義》,反而出現(xiàn)于來自于正史陳壽所著《三國志》的附注(郭沖三事),而且后者還比前者不合理。這很諷刺,來自正史的附注不可信,反而虛構(gòu)的演義面面俱到。
從魏延之死談諸葛亮
作者:墨滴入溪
魏延該不該死?人各有其看法,也不必強求一律。從羅老筆下故事的完整性及合理性來講,魏延該死。其責任自身要負八、九成?!度龂尽防飫t把前因后果寫的更讓人信服。從這件事情的處理上,依稀可見諸葛亮的身影。
公元234年秋,垂危之際的諸葛亮自知難以活著回到漢中,預(yù)托死后的軍事。決定由楊儀暫時指揮全軍撤退,而由魏延斷后。在這里諸葛亮已經(jīng)預(yù)見到了魏延可能不服從命令,其措施就是盡可能減小因此而造成的損失。至於魏延后來,擅自提前回師并將棧道燒斷,幾乎置楊儀的蜀軍主力于死地,還公然指揮部隊進攻楊儀,導致失敗被斬,這不是事前所能預(yù)見到的,諸葛亮不是神。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三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諸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劉備稱帝后,任蜀漢丞相,后被封為武鄉(xiāng)侯,領(lǐng)益州牧。當政期間勵精圖治,推行屯田政策,改善與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關(guān)系,促進當?shù)亟?jīng)濟、文化發(fā)展。他曾五次出兵伐魏,意圖中原,未能如愿。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病死于五丈原(今陜西省勉縣境內(nèi))軍中。
諸葛亮死后,后人為了緬懷他的功績,曾在他居住過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武侯祠堂,以示追念。自西晉以來,歷代的文人墨客絡(luò)繹不絕來此憑吊,留下了一副副膾炙人口的名楹佳聯(lián)。在這些楹聯(lián)中有一些對聯(lián)巧妙地將數(shù)字嵌入其中,別出心裁,獨具匠心。
位于河南南陽市的臥龍崗相傳是諸葛亮當年躬耕之地,這里景色幽雅,建筑別致。武侯祠內(nèi)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收二川,擺八陣,七擒六出,五丈原設(shè)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從這副楹聯(lián)中不難看出,上聯(lián)嵌入了數(shù)字一至十,下聯(lián)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對諸葛孔明的一生作出了高度概括。
四川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是西晉末年十六國李雄為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而建的。祠內(nèi)古柏蒼郁,殿宇雄偉,這里也有一副對聯(lián),是贊頌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一生惟謹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榮,八陣名成,兩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銳,三分功定屬元勛?!贝送?,“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這副對聯(lián)僅用了短短的十個字,贊頌了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績。所謂“兩表”是指諸葛亮入川后為蜀漢大業(yè)所作的前、后兩個《出師表》;還“一對”是指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時所作的《隆中對》,在文中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陜西省勉縣定軍山有“武鄉(xiāng)侯”諸葛亮的陵墓,當年諸葛亮出川伐魏病死五丈原后就埋葬于此,這里的武侯祠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可謂對諸葛亮一生蓋棺論定了。該聯(lián)曰:“義膽忠肝,六經(jīng)以來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摘自《大眾科技報》作者:吳學安)
我看諸葛亮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作者:島津義和 轉(zhuǎn)貼自:一統(tǒng)三國歷史文化社區(qū)
諸葛亮字孔明,東漢末年,南陽人士。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他留給后人了“智慧”、“節(jié)操高尚“的光輝形象,是東亞地區(qū)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留下了不少流傳千古的故事和膾炙人口的名言。這里,就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談一下自己的管窺之見。
諸葛亮生于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亡于蜀漢后主建立十二年(公元234年),享年54歲。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問計于諸葛亮,諸葛亮是年27歲,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勢,提出鼎足三分,聯(lián)孫抗曹,進而統(tǒng)一天下之路,即著名的“隆中對”:
“自董卓造逆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 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 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 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含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里引用“隆中對”,主要為本文作證。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諸葛亮為什么會為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原本“躬耕于南陽,不求聞達于諸侯”,據(jù)查資料,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之襄陽后,叔父去世后,與公元197年至公元207年,已經(jīng)隱居十年了。已是毫無出仕之心了,徐庶走馬薦諸葛時,諸葛亮聞言,做色道“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呼”,因劉備“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隨許先帝以馳騁”??梢姡T葛亮原本不愿入仕,因被劉備三顧赤誠感動而出仕,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劉備“三回請,兩行淚,一張嘴,賺的諸葛把命賠”。
劉備一個勢單力薄的寒族人士,先后投靠公孫贊、陶謙、袁紹、曹操、劉表,居無定所,到處流浪,惶惶如喪家之犬,自得到諸葛亮后,依靠紅寶書“隆中對”的政策,方才建國。查三國史料,蜀漢在當時三國之中,面積最小,國力最弱,地薄民少。蜀漢地處荒蠻,只有四川平原和江漢平因是糧倉,可資國力。蜀漢需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待天下有變。蜀漢要想統(tǒng)一天下,必須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梢?,諸葛亮的計劃是兩路兵馬,克復(fù)中原。
依照諸葛亮的計劃第一步占有益州、荊州,進而建國。然后蜀漢需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待天下有變??上н@一計劃被關(guān)羽的大意失荊州打破,由此,諸葛亮只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了。劉備奪取劉璋的益州沒有奪取韓中,卻東出與東吳爭江南三郡,與孫權(quán)發(fā)生矛盾,后又頭腦發(fā)熱,令關(guān)羽北伐,結(jié)果關(guān)羽守土,貪而棄義,剛愎自用,小看東吳,又逞匹夫之勇,終于敗走麥城。使劉備為一時之意氣而與孫權(quán)交惡。失去荊州,失去與東吳的聯(lián)盟關(guān)系。與東吳交惡,就陷入兩線作戰(zhàn),腹背受敵之地;失去荊州,就失去了一個糧倉,失去東線力克中原之途。結(jié)果,兵疲民乏,元氣大傷,蜀漢失去了統(tǒng)一天下的實力。
諸葛亮這時當退歸桑,梓頤養(yǎng)終年。然,劉備白帝城臨終托孤,可憐汪汪,又提出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可自為成都之主。劉備明知劉禪師昏庸渾惡之徒,假惺惺的先提出來,賺的諸葛亮盡忠。結(jié)果,諸葛亮聽后,寒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呼”,劉禪昏弱無能,以當世的情況,只能是退守川中,以求自保,但諸葛亮即以答應(yīng)劉備一定要統(tǒng)一中原,就只好不斷的北伐、北伐。
諸葛亮深知“補綴天地,恐不易為,徒費心力耳”。然感先帝知遇之恩,托孤之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深知自己往后劉禪必亡國,自己在一日就盡一日的忠,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況且,與其坐以待斃,不若拼死一搏,或有一線生機。只好蠶食魏境,可起到挑起事端,瓦解敵人陣線的作用。
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還表現(xiàn)在臨終殺魏延上。有的人說,魏延又大才,諸葛亮殺之無理,莫須有。我覺得諸葛亮是寧可錯殺,也不漏殺。魏延又大才不假,但是他太有大志,諸葛亮死后必然會威脅到昏庸的劉禪的統(tǒng)治地位,為劉禪好,諸葛亮只好借口殺了魏延完事。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所謂“士為知己者死”。人人都說關(guān)羽是古今中外“義”的化身,我看諸葛亮的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才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義”的化身,諸葛孔明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我眼中的諸葛亮——由孔明的“三哭”談起
作者:楊芳
公元220年,諸侯并起,天下紛爭。山清水秀的竹林間,茅舍內(nèi),一位中年男子頭戴綸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興亡成敗,胸中盡萬點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顧茅廬的佳話造就了一代偉人,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軍事才干,建蜀國,興漢業(yè),歷經(jīng)圖治,嘔心瀝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義,展現(xiàn)了一代蜀相偉大的胸襟氣魄,令天下人為之敬仰,讓我醉,讓我癡,令我狂。
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有通天徹地的才干,深謀遠慮,有扭轉(zhuǎn)乾坤的力量,呼風喚雨。他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氣周漁,借東風赤壁之戰(zhàn)。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司馬面前擺空城。威鎮(zhèn)八方,“真乃神人也?!彼{(diào)兵遣將,知人善用。赤壁之戰(zhàn)中,明知關(guān)羽乃情義深重,知恩必報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結(jié)果華容道上關(guān)羽顧念舊恩,寧舍己而放走了勁敵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過也,錯失良機。然卻不盡然。看,當主公劉備急切地加以阻止時,:“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賢相怎可讓其扼守要道?”孔明聽罷,仰聲長嘆曰:“此乃天意,天不滅曹。若魏國亡,東吳勢必崛起,此乃一勁敵,又占地利只勢,蜀國必難與其相抗衡,勢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勢,我等趁此良機,興農(nóng)業(yè),固糧倉,養(yǎng)精蓄銳,方可破敵。而云常經(jīng)此一戰(zhàn),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計也!”由此看來,放走曹操絕非偶然,亦非孔明之敗筆,實乃形勢所逼,無奈之舉也。
再如用魏延。其時三足鼎立,蜀國力量較為弱小,諸葛亮苦撐危局,自然注重網(wǎng)羅人才。蜀中名將除關(guān)張趙馬黃外,還有一位就是魏延。諸葛亮在對其的使用上可謂煞費苦心。魏延也算能夠 驍勇善戰(zhàn),屢建功勛。但此人頭后有“反骨”,不夠忠誠,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會謀反,但國家正值用人之際,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關(guān)張趙馬黃等人凋零之后。況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為敵所用。諸葛亮一邊用他,一邊又防范著他 。待到諸葛亮操勞過度,病危之際,密令魏延斷后。當夜魏延忽作一夢,夢見頭上長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謀反,果應(yīng)孔明之言。還是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錦囊妙計,才有馬岱砍下魏延首級之舉。知道其有謀反之心,還要用之,如走鋼絲一般,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懼怕之心還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殺之,又讓將士們寒心。只有在其身邊埋下伏兵,待其反時一舉殺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勢下,如何變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實乃大智慧也。
魯迅在評價諸葛亮時認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對前人的評價,我不能深入領(lǐng)會。在我看來,即為“妖”,那意味著貶義。我以為不然,盡管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話,但稱其為“妖”不免過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重情義的人。
街亭之戰(zhàn)中,馬謖爭先,一再狂言不休,沒有引起他的注意,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豈知馬謖怎肯聽王平之言,這是再度失察。結(jié)果失去戰(zhàn)機,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將得的勝利,失去了銳氣,失去了滅魏興漢的大業(yè),失去了政治家、軍事家所應(yīng)有的明智,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敗筆。這當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過,卻也不盡其然??矗R謖請兵時,孔明雖有疑慮,但因素對其有好感,抹不開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揮淚曰“吾與汝義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囑?!边@一哭,一揮手之間,深深的自責,貽誤戰(zhàn)機,用人不當,也害了馬謖,累及其全家,可見其“情”之深。對馬謖家屬的安置照顧,又可見其“義”之重??酌鞫?,當參軍蔣琬求情時,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孫武所以能制勝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fù)廢法,何以討賊耶?合當斬之?!斑@一哭,又交織著多少情感。馬謖將斬,雖心中不忍,奈執(zhí)法嚴明,為不得不斬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戰(zhàn)局不能扭轉(zhuǎn),興漢渺茫,于是悲從中來,怎不流涕?馬謖斬畢,孔明又大哭不已,蔣琬問曰”今幼常得罪,既正軍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為馬謖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臨危之時,曾囑吾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窆麘?yīng)其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將士,無不流涕。這一哭,多少悲憤涌上心頭,眼前曾經(jīng)的茅林溪水;沙場點秋兵;與先帝縱馬與廣袤的田天地之間,談古論今 往事歷歷在目。思舊恩,悔自己不聽先帝之言,枉費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去了興漢大業(yè),對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個“情”字。
說孔明不“明”,我認為只有一點。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時曾說:“幼主劉禪昏庸無能,貪圖享樂,萬不得已之時,丞相可取而代之,興我漢室?!比槐M管先帝如此之說,孔明決不違“情”犯上,依舊忠心耿耿,一生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義”二字所能盡表?“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后世有評諸葛亮云:
三顧頻繁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表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一代諸葛武侯,其情,蒼天可表;其義,大地為之動容;其智慧,千百流傳;其忠誠,為后世人所景仰,可謂:一縷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間!
我看諸葛亮
作者:張文祥
諸葛亮北伐歷來爭議較大,至目前為止,無論學者還是廣大業(yè)余愛好者,其主流看法是持贊賞態(tài)度的。但目前,網(wǎng)絡(luò)上有些有新意的朋友提出種種看法,主要歸納有兩點:一、將蜀漢的國力拖垮;二、諸葛亮擁兵自重。
MQ不才,講幾點個人看法
首先說說第二種看法——諸葛亮擁兵自重的問題。我認為這話對一半。諸葛亮本來就擁兵(掌握天下兵權(quán),不是現(xiàn)代說的“擁軍擁屬”),他不但擁兵而且擁權(quán),但我認為說到“自重”,則肯定不是,無論從諸葛亮為人及實際歷史看,諸葛亮并沒有割裂政權(quán),稱霸一方。
談到第一個問題,我認為持上述觀點的朋友可能把姜維的賬記到了諸葛亮的身上,因為有朋友寫帖子時常會這么說“姜維九伐中原,把蜀漢國力徹底拖垮,其實他只是走諸葛亮的老路而已,蜀漢滅亡的原因從諸葛亮時就已經(jīng)開始了。” 對此,我的觀點是不同意這種類似的說法。因為判斷一個國家的國力是否被拖垮,要看幾個硬指標,比如:1.政府或內(nèi)閣(并非政權(quán))是否垮臺;2.經(jīng)濟是否崩潰;3.老百姓生活水平是否低下;4.國家是否分裂。于此對應(yīng),落實到古代社會,就是1.內(nèi)閣被罷黜;2.財政支不敷出;3.哀鴻遍野、餓殍滿地;4.農(nóng)民起義,政權(quán)分割。用這些指標衡量諸葛亮治下,顯然都不是。理由如下:
1. 諸葛亮至死未遭彈劾下臺,其內(nèi)閣主要成員蔣琬、費祎、董允等皆延續(xù)掌權(quán),延續(xù)諸葛舊制;軍隊方面,姜維、廖化、董厥等依然是蜀漢軍隊主要指揮官。政治清明,沒有出現(xiàn)忠臣在外避禍,小人當朝的局面。在與奸佞代表黃皓的斗爭中,董相依然占據(jù)明顯上風,不是姜相后時的朝政。
2. “四英相”時期,蜀漢財政沒有出現(xiàn)支不敷出的記載,依然能維持國家運行。
3. “四英相”中如蔣相、費相治下,老百姓還沒有面有菜色。劉備章武年間的人口統(tǒng)計與劉禪投降時的造冊人口大體相當。
4. 農(nóng)民起義還沒有記載。
由此可見,諸葛亮北伐(至少到姜維前期)并沒有對蜀漢國力產(chǎn)生嚴重削弱。不能將姜維后期的混亂政治局面追究到諸葛亮頭上。另外,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兵退基本上是因為糧草后繼不上而退,其中二伐圍城不過二十來天就主動撤圍,說明諸葛亮的軍事行動是以后方實際支持力為主的,一旦后勤補給出現(xiàn)問題,諸葛亮便主動撤兵,他有全盤經(jīng)濟考慮在內(nèi),不會不計后果,一味追加軍費開支,這與姜維的北伐有質(zhì)量上的不同,姜維基本上是窮兵黷武,兵敗乃歸。
我認為諸葛亮的北伐是為蜀漢在爭取國際地位(三國鼎峙及部分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做斗爭,是以國際舞臺中的政治、外交上的得分為一定目標的軍事行動。
諸葛亮恢復(fù)漢朝的口號其實不具備任何影響力,漢朝末年的天下大亂使中原老百姓對這個腐朽王朝恨之入骨。曹魏從文帝曹丕起開始削弱王室,扶植大地主,使地主階級擁護其政權(quán)。老百姓也期盼安寧,對他們而言,諸葛亮并非什么正義之師,曹魏也不是什么賊逆,雙方都是從漢朝這一合法政權(quán)消亡后分裂出來的對峙政權(quán),所以無所謂正義與邪惡。誰最后一統(tǒng)天下使百姓休養(yǎng)生息,誰就會被百姓擁戴并接受的政權(quán)。因此諸葛亮北伐并不是正義的,當然也不是邪惡的。
眾所周知,蜀漢是三國中最弱小的政權(quán),除蜀中平原外,大部分疆土沒有開發(fā),十分貧瘠落后,因此曹魏和孫吳都想吞并它然后兩國一較高下。蜀漢若想從三流國家中躍起,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必須擴大其國際影響力,于是加強與二流國家孫吳的聯(lián)盟便是其確保二弱抗一強的國際局勢,贏得一席之地的基本國策。
在與東吳的外交中,諸葛亮必須保證盟友東吳沒有二心,協(xié)力抗曹。因此他必須拿出“振奮友邦、威懾敵庭”的姿態(tài),所以要威武自強,以攻圖存。如果示弱,則必是弱肉強食的第一犧牲品。因此蜀漢盡管弱小,但沒有出現(xiàn)“弱國無外交”的局面。
另外還有重要一點,就是諸葛亮北伐是與曹魏爭奪大中亞區(qū)域的影響力。
在曹魏設(shè)立西域長史府的形勢下,蜀漢作為漢的繼承國(其實歷史上蜀漢就叫漢),在爭奪對中亞地區(qū)的影響力上必須先發(fā)制人,從中亞獲得利益,補充國力與中原王朝一戰(zhàn)。因此從這個戰(zhàn)略方向考慮,諸葛亮也必須北伐,這也就是諸葛亮、姜維爭奪隴上,切斷曹魏隴右與中原之聯(lián)系的原因。
五伐時,諸葛亮西上五丈原,司馬懿料定諸葛亮出五丈原而率先占據(jù)渭水東岸地形,手下將校歡欣鼓舞時,惟獨郭淮明查孔明之心,認為諸葛亮此舉有真實的遠大意圖,漢軍是謀圖北上而非東進,在五丈原以西的陳倉、天水、祁山等地,推進其作戰(zhàn)基地,因此漢軍必攻北原(今陜西眉縣北、渭水北岸)。郭淮對司馬懿說:“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蕩民、夷,此非國家之利也。”(《三國志·卷二十六》)。請大家注意這句話中,郭淮明確指出諸葛亮切斷隴道,分裂曹魏治下之“民、夷”的戰(zhàn)略意圖,諸葛亮就是要讓西域都戶府一帶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和當?shù)貪h人脫離曹魏而附庸蜀漢,以此動搖曹魏在西方利益。后來雙方確實在北原發(fā)生了激戰(zhàn)。結(jié)果先期陳兵北原的郭淮軍擊敗了搶奪北原的蜀漢先頭部隊,而諸葛亮也箭退司馬懿一萬騎兵(詳見《水經(jīng)注》載諸葛亮上武功事),雙方形成了戰(zhàn)略相持。不久,諸葛亮辭世,雄才大略卻不得其時的他飲恨渭水,從此蜀漢再無翻盤機會。司馬懿也由衷感嘆其“天下奇才”。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fù)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諸葛亮空城計的合理性??
單純視為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賭博,未免太小看空城計的合理性。
事先的安排與事后的變化不多考慮,斷章取義僅憑焚香彈琴的從容悠情,以管窺天或坐井觀天,見識有如瞎人摸象,難以得見全貌。從《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前后文仔細端詳,把時間背景及細節(jié)過程娓娓道來,方可探知究竟,事實勝于雄辯,而不是猜想可能,或是感覺應(yīng)該如何。
諸葛亮在得知街亭及列柳城盡失時,正著手安排北伐軍撤兵事宜:所以一開始就安排關(guān)興及張苞各引精兵三千人投往武功山,又令張翼先遣劍閣以備妥歸路,再命馬岱及姜維殿后準備埋伏,最后移民天水、南安及安定等三郡官吏軍民皆入漢中。而諸葛亮親率五千兵馬運糧,這些分撥安排,正是打算撒兵的序列開始。
可惜總有人錯認為諸葛亮只用一座空城打算對抗司馬懿,或是訛言成毫無準備之下被迫迎戰(zhàn),事實上諸葛亮在事前的分撥安排,卻鮮少人知。事前已有埋伏,才敢布局示疑,這與事前沒有準備,賭運氣冒險一博的情形迥然不同。老是往司馬懿「養(yǎng)敵自?!?,或是諸葛亮「冒汗走險」等方面猜測,不如仔細落實事件的「前因后果」,還比較具體根據(jù)而不淪于幻想迷惑。
從火燒新野及博望用水開始,屢被嚇得慘敗的魏軍官兵,在其心目中,諸葛亮是個善用誘兵的奇兵專家。而且魏軍亦向來善用誘兵,從早年的濮陽之役誘取呂布,以及官渡之戰(zhàn)誘斬文丑等,魏軍早知貪餌受誘的下場——壯烈犧牲地重創(chuàng)負傷。諸葛亮高舉北伐大旗,集結(jié)大軍來襲,不管是移動三郡居民或是節(jié)度蜀兵諸將的行動,都不會是小活動而不為人所知,縱使司馬懿不知蜀兵虛實,也能知悉蜀兵曾有大規(guī)模的移動。但是司馬懿等魏軍在西城跟前所看到的蜀軍,卻無任何大規(guī)規(guī)重兵,這些蜀軍怎會消失不見呢?移防的蜀軍人在何方呢?會不會是埋伏準備襲擊呢?是不是諸葛亮打算用少人的誘兵引導魏軍入城受死,以諸葛亮為蜀軍的最高領(lǐng)導,誰敢掉以輕心看扁?
司馬懿再冒失也要盤算諸葛亮的麾下大將,像關(guān)興、張苞、馬岱及魏延等蜀兵諸將,是不是全都聚集在西城等死,還是隱匿在旁,虎視眈眈伺機而動?或是研判蜀兵諸將悉數(shù)逃亡,僅剩諸葛亮一人落單,眼中沒有蜀兵諸將存在,除非司馬懿得意豪賭,自認逮到?jīng)]有護衛(wèi)兵團的集團主帥,這若不是運氣太好,就是諸葛亮設(shè)下陷阱,以誘兵請君入甕。 司馬懿原本不信哨兵報情,親自探敵求證后,于是采取謹慎的措施。先行后退,再緩徐圖:若有埋伏,則順勢引退;若無埋伏,則再興戰(zhàn)事。從司馬懿不久又重回西城,盤問當?shù)鼐用裼嘘P(guān)蜀軍虛實,便可得知司馬懿的確有卷土重來的軍事行動,并非像有人所說的「魏兵一路嚇回長安」。先退一步,保持安全距離,再另謀主意,而非驚嚇大逃。
后來就在武功山的小路,關(guān)興及張苞殺聲盈谷,更兼魏軍心疑,豈敢久停。曹真本想貪功追殺,不意卻半途中伏,被諸葛亮事前所分撥安排的姜維及馬岱攔截,不得不引兵鼠竄而還。司馬懿若不早退,差點就落得曹真的下場。隨著司馬懿撤兵暫退,諸葛亮趁機撤回漢中。事先有「分撥安排」,事后有「埋伏交戰(zhàn)」,遂使諸葛亮以風聲鶴唳的靜肅,巧設(shè)空城疑計而圈套司馬懿。
正史在裴注引有郭沖三事,談?wù)撝T葛亮空城計。
裴松之已經(jīng)就空城計的發(fā)生時間、地理位置、攻守形勢及禮節(jié)尊卑不分等加以駁斥,所以郭沖所言并非事實。光是司馬懿人仍為荊州都督(就是周瑜一輩當不到的職位),人在宛城,沒空北上街亭與諸葛亮對陣,時空已經(jīng)不符。 郭沖說司馬懿帶兵二十萬,諸葛亮僅留蜀兵萬人,其它余軍則交給魏延,司馬懿以二十比一的優(yōu)勢,根本不用懼怕。而《三國演義》卻說魏軍僅有十五萬,諸葛亮自身有兵二千五百名,另二千五百名蜀兵暫出,而關(guān)興及張苞各領(lǐng)三千,這里已有一萬一千名,還有張翼、姜維及馬岱各軍未計,若再把街亭戰(zhàn)場的王平、魏延、高翔、申耽及申儀等殘軍計入,還有趙云及鄧芝的箕谷疑軍合并計算,恐怕兵少的人不是蜀兵。按《三國演義》的說法,當初諸葛亮率領(lǐng)大兵三十余萬,蜀兵北伐軍當初還能驚動魏明帝親征,軍隊的規(guī)模及實力仍不容小覷。
按《漢晉春秋》諸葛亮自稱:「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挂簿褪鞘癖嘤谖罕?,而非魏兵多于蜀兵。若是司馬懿大軍以眾凌寡,又何需在意區(qū)區(qū)萬名蜀兵呢?事實上諸葛亮也不是僅帶萬人就敢北伐,連南征南蠻都不只動用萬人,北伐又怎只用萬人。司馬懿的對象不僅是諸葛亮的直屬本隊,更應(yīng)考慮全體北伐大軍。 人數(shù)再多并非不怕陷阱,戰(zhàn)國時長平之役,趙卒雖以四十余萬人之眾,仍落入秦軍包圍而挨餓,最后還被迫投降坑殺。漢中一帶的山岳地形,滿布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及天隙等險要,以石穴叢林等障礙,最怕身陷死地而無逃生余地。山林還不利于魏軍騎兵的奔馳,山谷中的關(guān)隘其中還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敵」之險要,兵卒雖多,忽略地形的限制,豈不大意。
諸葛亮已有大軍,兼有地利,司馬懿如郭沖所稱,雖有二十萬,但仍未必占盡上風。而且郭沖最大的失誤,就是忽略蜀兵諸將的存在,司馬懿屈指可算出北伐諸將的所在,面對面對只剩諸葛亮一人的軍隊,除非司馬懿目中無人,看不見魏延、高翔、趙云及王平等蜀將。否則司馬懿則應(yīng)推敲這些蜀兵諸將是否正埋伏有以待之,諸葛亮在后來善用誘兵斬殺張合及王雙等人,更證明魏兵冒進的下場,自食輕敵的惡果,恐將遭身死敗亡之途。
諸葛亮的空城計,最早不是出現(xiàn)于明清以后的《三國演義》,反而出現(xiàn)于來自于正史陳壽所著《三國志》的附注(郭沖三事),而且后者還比前者不合理。這很諷刺,來自正史的附注不可信,反而虛構(gòu)的演義面面俱到。
其實要用正史來說諸葛亮沒有小說中那么玄乎,小說把他神話了很多
還有杜甫評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