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一级毛片高清无码_国产精品理论电影_日本中文字幕精品理论在线_国产色司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首頁>農業(yè)資訊>有誰知道珠江三角洲的區(qū)域特征哇?

有誰知道珠江三角洲的區(qū)域特征哇?

來源:m.ehwe.cn   時間:2024-10-14 04:58   點擊:33   編輯:niming   手機版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珠江三角洲是熱帶性三角洲,因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歸線以南(小三角洲計),以大三角洲計,亦在北緯23°40′—21°30′之間,即絕大部分屬于熱帶范圍。從氣候上看,則大三角洲亦屬于熱帶地區(qū)(見竺可楨等《物候學》,1962)。地貌發(fā)育上也有此特色,植被景觀更受其影響,發(fā)育為熱帶季風雨林植被。并且由于三角洲北面為粵北山區(qū),對北來寒流起屏障作用,使熱帶植被能沿谷地侵入北回歸線以北山區(qū)。

珠江三角洲從地形界限看,羅平山脈是它的西面和北面的界限,即羅平山脈以西為西江谷地區(qū),習慣上稱為粵西山地;山脈以北為北江水系,或稱為粵北山地。東側羅浮山區(qū)是三角洲的東界。

(一)地貌特征

珠江三角洲熱帶特征反映在河網上是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汊放射河道多,寬深水道發(fā)育。但由于發(fā)育歷史由中更新世后開始,下沉量又不大,故它和長江、黃河三角洲最大差別是形成歷史短,沉積物厚度小,而向海灣推進則較快。珠江三角洲是在溺谷灣內的多河道上淤積而成的,故稱為復合三角洲。如廣州就有“三江匯總”之稱。但面積不大,故發(fā)展?jié)摿Σ蝗玳L江三角洲。

廣州溺谷灣形成是受太平洋和印度板塊作用影響,在廣寧云浮隆起和河源惠陽隆起間形成坳陷所致。坳陷在中生代即沉積有三水、龍歸、東莞、新會等紅色盆地。四周為古生代地層所成的山丘包圍。并受中生代花崗巖和火山巖侵入(如西樵山即第三紀古火山)。第三紀末夷平后,第四紀上升,即今三角洲四周山地的1000米準平面,如清遠北大羅山山頂呈和緩丘陵地貌,稱12丘,為反季節(jié)作物的良好基地。羅平山脈主峰多在1000米上下,如高要雞籠山(1007米)、清遠大羅山(1024米),佛岡阿婆山(1224米)、新豐青云山(1246米)、連平九連山(1279米)等。西江、北江和東江都是遺傳下來的準平原遺傳河。珠江三角洲的陷落,使其成為低平的丘陵、臺地區(qū)。第四紀海進,大陸架下降,大陸上升,故第四紀階地有向海傾沒趨勢,使溺谷灣基底有埋藏階地存在。三角洲沉積開始在中更新世后(約4萬年),突出海面的山丘臺地成為三角洲平原上小丘,基巖出露處形成了“丹霞地形”和“石門”等遺傳河谷地貌。臺地或階地可達5級,并且呈大面積分布。平原沉積物亦有向海增厚現(xiàn)象,由25米增加到60多米,最厚在燈籠沙處第四紀沉積63.6米,其中夾有海相層2,陸相層1,說明三角洲有新老兩期。

三角洲平原向海發(fā)展可分以下3期:

1.各河下游三角洲形成期 西江在三榕峽口外,河道即分汊,東北入北江,南入高明河,宋代才淤成羚羊峽一水;北江出大廟峽后也即放射分流,形成北江下游三角洲,今天亦淤剩北江正干一道;東江出田螺峽(博羅東)后即分汊成東江下游三角洲,當時各三角洲彼此尚未連接起來。還有增江、綏江、潭江等下游小三角洲的發(fā)育,也形成于史前時代。

2.復合三角洲形成期 在歷史時代初期,各河下游三角洲即開始聯(lián)合,如在西、北江下游新形成的三角洲,已是西江和北江合作淤出的產物;東江下游三角洲發(fā)展,在下游又形成新三角洲,這也是和增江合作淤成的,今天復合三角洲形態(tài)即形成于本時期內。地貌上除三角洲平原外,還有按海面沉積成的“準點平原”,它與河岸泛濫平原不同,一是河道是雙向潮汐河道,二是沒有岸高水低的假階地地貌,三是平原不顯示傾斜坡向,河道彎曲,為三角洲主要旅游風景資源,開發(fā)價值高,如著名“荔枝灣”,明代已成為羊城八景之一。今天為農業(yè)主要地區(qū),稱“圍田區(qū)”。

3.沖缺三角洲發(fā)育期 唐宋以后,河流干道多切過三角洲前緣口門山地。在口門外,河道呈放射狀分汊水系,形成新的三角洲,如江門河切過江門丘陵區(qū),在新會形成三角洲,即稱為新會沖缺三角洲;西江干道切過甘竹灘丘陵區(qū),即在中山市境堆出中山沖缺三角洲;北江干道在切過市橋臺地和順德丘陵地后,在番禺縣堆出番禺沖缺三角洲;西江干道在切過睦洲丘陵地和疊石丘陵地后,在斗門縣形成斗門沖缺三角洲。即今天稱為“沙田區(qū)”的區(qū)域,為我國米糧生產基地之一。亦為我國主要大面積圍墾區(qū),因8大口門外淤淺至-3米以內的灘涂已有120萬畝;1米以內的淺灘達40萬畝,海岸線向前推進每年平均為60—150米不等,年淤高量10—20厘米。

丘陵臺地地貌年齡較老;故風化殼多已發(fā)育為赤紅壤,屬磚紅壤性紅壤,只有較高山丘才見有紅壤發(fā)育,有利于熱帶季風雨林的生長。

(二)岸線變遷

珠江三角洲由于基巖淺,來沙量大,故向海伸展快,使番禺、珠海、斗門成為田地增加的縣市。岸線不斷向海伸展。三角洲大致在大西洋期約距今6000年上下形成,當時岸線可由三角洲上山丘坡腳海岸地形如海崖、海蝕穴、海蝕平臺及沙堤等定出。今天三角洲平原山丘腳下多可見到這些海岸地形,如廣州七星崗海蝕崖及海蝕平臺即為例子。故廣州溺谷灣岸線基本上可以由山丘和平原接觸線定出。三角洲即在這些海岸地貌前緣開始發(fā)育,如西江下游平原即已伸至廣利附近,因該處蜆殼洲貝丘和屈肢葬新石器遺址年代下層為7170±140年,而陶片為5680±284年(熱釋光)、博羅葫蘆山貝丘亦在平原上,即表示各河下游三角洲已有發(fā)育。按海相硅藻(咸水種)、有孔蟲及淤泥層分布,各河下游三角洲區(qū)基本反映出大西洋期海侵范圍,即距今6000年的岸線北達清遠盆地、西達肇慶盆地(趙煥庭,1990),東達博羅盆地和潼湖。

從新石器遺址看,三角洲范圍在東江三角洲區(qū)基本上可以新石器遺址為海岸線所在,因東江三角洲中部無巖島,大部分仍為海面,故東江三角洲四鄰即為4000年上下的新石器時代岸線。西北江三角洲頂部亦已開始形成,因金利茅崗水上干欄遺址為4140±90年(C14測定),腐木層為3970±110年(華南師大地貌室,1988)、西樵山貝丘年代由6120±130年(同上)到4905±100年,出土石器達53000件以上(曾騏,1991),可見附近已有大片陸地。南海石碣海蝕崖下附生的藍蜆年齡亦為4640±280年。即西北江三角洲向南已達西樵山、佛山一線以南(水藤淤泥為3997±190年)。

2000年前(秦漢時代),東江三角洲由東江、增江兩三角洲合并,下伸至中堂(有漢代應堂廟),南面仍為海域。西北江三角洲向東北伸延已達南華水道之北(即東海水道)。因杏壇已發(fā)現(xiàn)漢代陶片等文物埋深2米(逢簡村)。淡水馬來鱷已生長在勒流,年代為2540±120年。石涌為南越相呂嘉故鄉(xiāng),故其附近當為平原。陳村漢代亦已成陸。

1000年前(唐代)岸線,東江已至東莞城,即東江三角洲頂部已發(fā)育。但大部仍為珠池。番禺沖缺三角洲頂部已發(fā)育,因《元和郡縣志》說“廣州正南去大海七十里”,可見地正當今沙灣、順德間岸處。中山沖缺三角洲頂端亦已發(fā)育,因黃巢已在今容奇、桂洲、馬齊等地駐軍就食,可見附近已是大片水田之鄉(xiāng)。新會沖缺三角洲也有頂部平原發(fā)育,如新會即為隋代的州治所在,表示當時已有大片平原生成。唐代地層多埋掩漢代地層,漢唐千年間三角洲岸線推進不大,可能與此期為海面上升時期有關。

700年前(宋代末年),岸線南進到各沖缺三角洲中部,東江已達麻涌、大汾、道滘一線(據族譜);番禺已達攬核、魚渦頭一線,西樵涌已有記載(1233);中山岸線在橫欄、浮圩(今名阜沙)、黃圃、潭州一線(據記載);新會附近宋代已成潮田,禮樂、外海一線成沙;潭江則以雙子、黃沖一線在此期發(fā)展較快,這是宋代時珠璣港南下移民涌入三角洲筑堤開發(fā)的結果,把潮田改為坦田,海平面下降亦有影響。滘為溝通兩河水道。

400年前(明末)岸線,因宋代筑堤束水歸槽,各沖缺三角洲加快淤積成沙,如中山宋初屬東莞,南宋始入廣州,因北宋時香山和番禺隔海三百里,不如去東莞方便。這說明南宋時中山沖缺三角洲已伸至石岐、港口一帶,即東海十六沙和西海十八沙已成。番禺沖缺三角洲已至下橫瀝(義沙),洪奇瀝口門初成。新會沖缺三角洲已達南緣九子沙,岸線由禮樂南移連熊子山(即熊洲)。東江三角洲大部成陸于宋末。明末伸至漳澎以東,南支流亦伸至厚街北面。明代三角洲岸線前進加速也是人工影響,明代不再如宋代筑堤護田,而是筑堤成田,還在灘面種蘆、草促淤。斗門三角洲頂部已開始發(fā)育,即今大鰲沙已形成,睦洲、三江口亦已漲出。黃布、大沙已成,只在竹洲、粉洲以南才入海島。

100年(清末)前岸線又推進,在斗門沖缺三角洲外緣磨刀門口,即竹排沙,燈籠沙東頭、西頭圍;新會則進至三江圩西銀洲湖岸,番禺海岸線是把烏珠大洋填平,萬頃沙已到十涌。東江則進展慢,因獅子洋潮汐力強。

總之,珠江三角洲岸線不斷向海推移,有快慢時期,在自然因素上,與海平面升降變化有關,在高海面期,岸線推進減慢,低海面期則較快。人為因素則為建堤圍等,如宋代筑堤護田,使下游沙田淤積加快,明代筑堤做田,種蘆積泥均使成沙加速。而潮汐作用和上游來沙來水亦有影響,如虎門及崖門水道淤積特慢,即是潮流強勁之故。虎門與崖門間三角洲區(qū)則淤積加強。

(三)熱帶性氣候

珠江三角洲氣候熱帶性表現(xiàn)在四季不明,三冬無雪,樹木長青,田野常綠,霜不殺青。據竺可楨在《特候學》一書中稱,熱帶為“四時皆是夏,一雨便成秋”的地方,他認為五嶺以南,即入熱帶。故珠江三角洲在熱帶范圍之內。

形成熱帶氣候的原因主要是地理緯度的影響,北回歸線便是熱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珠江三角洲絕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即大部分屬于熱帶地區(qū)。這里夏至太陽正照在天頂上,是古代已稱為“北向戶”的地方,即太陽可由北面照入屋內。冬季太陽仍高,故三角洲熱量仍足。但是這里和世界各地熱帶環(huán)境不同,是由于多了季風的影響,冬季吹北風,夏季吹南風。冬季北方寒流也能吹入三角洲,使熱帶作物受害,如荔枝、木瓜、菠蘿、杧果等減產。三角洲夏至期間太陽正照天頂,太陽角度常達87°,冬至也達43°;白晝長達14小時(夏至),冬至仍有11小時,日照時數年達1900—2200小時,太陽輻射總量年均中山市為4541.6兆焦/平方米,深圳為5404.9兆焦/平方米,使年均溫在20℃以上,已入熱帶地區(qū)標準。冬季廣州1月均溫為13.3℃,低于5℃日子只有3天,故珠江三角洲只能說有“冬季天氣”,不能說有“冬季氣候”。廣州炎熱日數不過6天(>35℃),反映海洋性氣候特色,即夏無酷暑,與亞熱帶的長江三角洲氣候不同。

三角洲地勢平坦,雨量較四周山丘為少,平均約在1600毫米,而外圍地方可達2000—2600毫米。雨量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種雨季旱季分明正是熱帶氣候特色,和赤道帶長年高溫多雨不同,故珠江三角洲不能引種赤道性作物如橡膠樹、椰子、檳榔、可可、胡椒、榴連等作物,只能引種熱帶性作物如劍麻、杧果、菠蘿、香茅等有耐旱性作物。春季靜止鋒所成陰雨,長時間陰雨天氣可引起早禾爛秧。夏季以雷雨為主,和赤道帶相似,每天下午降雨2—3小時,成為年中雨量高峰之一。夏秋多臺風雨,在三角洲地區(qū)破壞性不大,因四周有山丘保護,且對秋旱有助,這也是熱帶氣候特點,每每形成三角洲雨量第二高峰期。冬季變性寒流經東海入三角洲亦可有小雨。由于日照強,蒸發(fā)量大,如廣州雨量1600—1700毫米,而蒸發(fā)量卻達1715.5毫米,故旱季(10—2月)期間。旱害仍可發(fā)生。侵入三角洲臺風每年只有1—2個,1次為期只有4天,但帶來的雨量正好可緩解秋旱。加上每年約有5—6個臺風影響三角洲區(qū),故旱災一般比水災要輕。如加上臺風、寒潮等,則風、寒、水、旱都是三角洲的災害性因素。

臺風入境時最怕潮水頂托。臺風增水和高潮頂托相遇,則形成大風大浪高潮,即風暴潮,古代稱為“沓潮”,早見于唐代“嶺表錄異”中。文稱:“當潮水未盡退之間,颶風作而潮又至,遂至波濤溢岸,淹沒人廬舍,蕩失苗稼,沉溺舟船,南中謂之沓潮?;驍凳暌挥兄?。臺風能增水和減水,增水加上高潮即能沖破海堤,形成災害。三角洲海堤長達1935公里,亟應保護。因三角洲是在熱帶內,熱帶風暴多,加上灣口呈喇叭形向東南展開,故成為我國風暴潮多發(fā)區(qū)。實測最高潮位1.8米以上,多為風暴潮所成,計由1848—1949年100年中,珠江口發(fā)生風暴潮達60次。增水時間只4小時,水位增高最大達1米,如與洪峰頂托則每成災害。如計及波浪還可爬高,對海堤沖擊更大,故應特別注意。風暴潮雖不常有,但同治元年(1862)7月初一的一次沓潮,“海水忽涸如陸”(減水),“平地水深數尺”(增水),結果是廣州河面“撈尸八萬余具”。1983年9號臺風(9月9日)所成風暴潮沖跨海堤2129處,總長47公里,淹田184萬畝,魚塘7萬畝,物資(船、糧、化肥、水泥)損失1億元,死23人,傷172人。近年珠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每年平均達2.08mm,預計將來風暴潮將較過去更為強烈。

由于三角洲廣種熱帶性作物和果木,故寒害為患亦大。早春寒流日均溫連續(xù)4天小于10℃,即可爛秧;低于15℃連續(xù)5天以上,早造死苗,反青亦慢;晚秋日均溫低于20℃一連3天以上即寒露風吹揚水稻花粉,致空粒減產;冬日低于5℃即使熱帶作物受害,稱為“暗霜”。

夏季雨量由鋒面、雷雨、對流雨、臺風所成,暴雨時發(fā)(日雨量大于50毫米)都可成災,尤以前汛期和后汛期聯(lián)合,使“龍舟水”和“慕仙水”連接起來時,成災最大。

旱災主要由穩(wěn)定高壓所成,如1964年11—12月連續(xù)晴天達43天,故同前冬旱與早春旱相連,形成災害。

此外,龍卷風亦可造成災害,群眾稱“屈尾龍”。1878年3月白鵝潭起龍,毀屋1500多家,覆舟死人數百,霧日不多,如廣州霧日年均4.8天,因三角洲地面低層空氣高溫之故。

(四)熱帶性動、植物

珠江三角洲不生長赤道性植被,但熱帶性的卻不少,雖然今天人工開墾使天然植被消失,但在一些村前村后的“風水林”和“雜木林”中,仍可見熱帶樹種殘存,如格木(Erythrophyleum fordii)、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等,表明古代山丘臺地是熱帶季風雨林植被分布區(qū)。在山谷還見有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野芭蕉(Musa balbisiana)群叢分布,林下灌木、藤本、草本植物亦以熱帶種屬為主,每成優(yōu)勢群落。今天廣泛分布的榕、木棉、魚尾葵、鳳凰木亦為熱帶樹種。珠江口紅樹林中,有秋茄(Kandelia candel)、木欖(Bruguiera gymnorrhiza)等,沙灘上有海刀豆(Canavalia mariti-ma)、厚藤(Ipomca pescaprae)、海杧果(Cerbera manghas)、耐鹽植物老鼠(Acanthus ilicibolius)等,在東莞、寶安、深圳、珠海均有分布,據1983年航片量算達5000畝以上,組成紅樹林植物達11科13種。

在三角洲區(qū)常見種達500多種,也反映出熱帶特點,分屬130多科373屬(陳樹培,1984),其中純熱帶屬占42%,連泛熱帶性屬計則達53%。鼎湖山區(qū)熱帶屬占62%,熱帶種占56%,即1291種,羅浮山沖虛觀風水林146屬中,泛熱帶屬占91%(鄭芷青,1987)。常綠季風雨林植被多為風水林及雜木林,多屬次生性,是一種熱帶區(qū)系成分為主的類型(王鑄豪,1982),面積不廣。在廣大臺地低丘區(qū)多為常綠灌叢。熱帶成分為主的草坡,生長在磚紅壤性土層之上,易發(fā)生水土流失。食蟲植物豬籠草(Nepenthes mirabilis)等都是熱帶性植物。熱帶植物生態(tài)特征也充分反映在常見的栽培樹木中,如板根、氣根、支柱根可見于榕樹,能獨木成林;老莖生花現(xiàn)象見于楊桃,木菠蘿;全年生花見于白蘭、扶桑;鋃鉗葉見于杧果;衰頹葉見于杧果、荔枝;滴尖葉見于菩提樹。這些熱帶植物生態(tài)特征和這里是熱帶季風雨林分布區(qū)相一致。其中如白木香(即土沉香)在明代曾廣泛種植在東莞縣,成為東莞名產,稱“莞香”。這都說明珠江三角洲是熱帶性三角洲。還有,與此相應的還有大型熱帶動物棲息于三角洲地區(qū),雖然今天已被人們獵盡,如犀牛記于東莞丘陵區(qū)。

三角洲是水網區(qū),以沼澤、洼地和低平林野為主,故也棲息不少典型熱帶巨型動物,它們也反映出三角洲原來的熱帶特點。如亞洲象、馬來鱷、孔雀等在古書即有不少記述,或更有化石為證。如三國時廣州地方仍有鱷魚生長,《水經注》稱:“黿鼉鮮鱷,珍怪異物,千種萬類,不可記勝”,今天平洲漁民亦曾在河道中采出鱷魚頭骨,說明廣州有鱷。順德、新會且有成條鱷魚骨格出土,大林的(棠下)14C測定為3020±80年,勒流的為2540±105年。東莞南漢還有象群害稼記載,作者亦曾在廣州古西湖區(qū)采得象脛骨于淤泥層中,《南海志》(元)尚記有象的生存??兹竸t在晉代時開平、唐時新會均有記載??梢娭榻侵拮怨乓詠?,即為熱帶動物分布之地,其中象牙已被獵用,作商品看待,唐《北戶錄》載:“牙小而紅,堪為笏裁,亦不下舶來者”。鱷魚因吃人畜故被記錄下來,它和長江的揚子鱷很不相同,與今天南洋群島灣鱷(Crocodilus porosus)、馬來鱷(Tomistoma sp.)一致。而象則為亞洲象(Elephas maximus)。今天由于三角洲不斷開發(fā),人口增加,林木破壞,它們已被獵食殆盡。

小結

從地理環(huán)境組成各要素如地貌、氣候、水文、植被和動物分析,珠江三角洲是個熱帶性三角洲,與黃河,長江三角洲不同,地貌水文上表現(xiàn)為多汊道的良好水網,廣寬深水河道眾多;氣候上熱量和輻射豐富;植被生長旺盛,種類眾多,動物繁生,對工農業(yè)生產至為有利。從類型上看,珠江三角洲與紅河及湄公河三角洲等熱帶型三角洲近似。在我國熱帶地區(qū)較稀少的國情下,應重視充分發(fā)揮珠江三角洲的熱帶性特點和潛力。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是由西江、北江和東江三大支流每年帶來的2800萬噸泥沙堆積而成的。從三水、石龍以下直達于海,面積約計10990平方公里。這里原來是一個巖島羅列的淺水港灣,由于海灣下沉的幅度較小,雖然珠江的輸沙量只及長江的21%,但三角洲向外伸展仍然很快,如磨刀門的燈籠沙每年外伸達80~100米,焦門與洪奇瀝間的萬頃沙每年外伸達110米。三角洲的沖積層不厚,一般只有20~30米左右,而三角洲上的孤山殘丘很多,這是珠江三角洲地形的重要特色。

珠江下游屬于弱潮河口,河流泥沙受潮汐頂托后大多在口門外沉積,從而使陸地不斷向外延伸,其速度每年約80~130米。人們適應這種情況進行圍墾以增加土地資源,在三角洲沿江出海水道和海岸一帶建設了一些墾區(qū)。這里的圍墾方法是先沿著一條規(guī)劃好的堤線拋石入海,使河口泥沙在堤線內逐漸淤積,不斷地拋石使水下的淤積層不斷加厚。一般成田要經過4個階段:魚游、鶴立、脊鹵和草埔——先是看見淺水區(qū)內出現(xiàn)了小魚;繼而長腿鷺鷥飛來水里覓食;其后則死魚的殘骸露出在淤泥上;再后地面長出水草即可逐漸進行人工種植了。

珠江三角洲地勢低平,但也微有起伏。有的地方地勢低洼,當地勞動人民因地制宜地把低洼地改為養(yǎng)魚塘,把塘里挖出的泥堆成4~5米寬的基堤?;躺戏N桑、甘蔗或果樹。這種土地利用方式,十分科學,當地稱為“?;~塘”、“蔗基魚塘”和”果基魚塘”。如基堤上種桑養(yǎng)蠶,蠶糞可作塘魚的餌料,塘泥又是基堤上果、桑園的優(yōu)質肥料。這樣,堤上堤下,農、林、漁各業(yè)緊密結合,相互促進,共同繁榮發(fā)展,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真是一舉數得。

1.位置和范圍:廣義的珠江三角洲位于廣東省中南部,毗鄰香港、澳門。北回歸線穿過其北部,瀕臨南海,為珠江出口處。它包括廣州、深圳兩個副省級城市,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五個地級市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區(qū)、惠陽縣、惠東縣、博羅縣、肇慶市的端洲區(qū)、鼎湖區(qū)、高要市和四會市,面積4.16萬平方千米,人口2300多萬,其面積和人口,分別占廣東省的23.4%和31.2%,但國內生產總產值占廣東省的70%以上。

2.自然特征:珠江三角洲是由北江、西江三角洲和東江三角洲合成的復合三角洲,狹義的珠江三角洲是一個發(fā)育在海灣內的丘陵性三角洲,海拔50米左右,即面積約為1.1萬平方千米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其間山丘散布,河道縱橫,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這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豐富,生長季長,可一年三熟。春季陰雨連綿,夏季高溫濕熱,夏秋季臺風入侵頻繁,冬季很少嚴寒,四季變化明顯。河流汛期在4~9月。

3.經濟發(fā)展:珠江三角洲經濟的騰飛始于20世紀80年代,短短的20多年這個區(qū)域已從一個封閉的農業(yè)社會全面轉變成工業(yè)社會,成為我國著名的4大工業(yè)基地之一,該區(qū)區(qū)人口占全國6%,而出口占全國1/3,與長江三角洲并稱中國經濟兩大發(fā)動機。目前,整個珠江三角洲經濟的增長方式由外延式向內涵式、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傳統(tǒng)工業(yè)向現(xiàn)代化工業(yè)、城鄉(xiāng)分離向城鄉(xiāng)一體化轉型,形成了高起點的知識、技術密集型工業(yè)體系,高標準、大規(guī)模的第三產業(yè)以及競爭力較強的主體產業(yè)群。此外,在交通、通訊、金融、信息咨詢、高科技、旅游、文化和對外交流等方面,也形成了比較優(yōu)勢和綜合優(yōu)勢。

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是地理孕育了機會,歷史創(chuàng)造了機會,政治催生了機會。①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這里有優(yōu)越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毗鄰港澳,有天然海道良港,對外貿易方便。②優(yōu)越的人緣優(yōu)勢:這里是全國較大的僑鄉(xiāng)之一,在港澳臺和海外的僑胞達1000多萬人,分布在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有利于招商引資。③較強的互補性優(yōu)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資本、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豐富,但勞動力成本過高,市場容量?。话拈T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但發(fā)展空間狹?。恢榻侵薜淖匀弧⑷肆Y源豐富,其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又吸引了內地大量廉價勞動力和技術人員,加上其經濟的幅射作用,從而形成了巨大的消費市場。④經濟后發(fā)展優(yōu)勢:與港澳和發(fā)達地區(qū)相比,珠江三角洲屬于后發(fā)展地區(qū)。毗鄰港澳的地緣優(yōu)勢,不僅為當地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和技術,而且積累了經驗和教訓。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改革開放20多年來,珠江三角洲區(qū)域的經濟翻了幾番,同時形成了良好的基礎和產業(yè)條件及對外開放整體化經濟結構。⑤人才和技術優(yōu)勢:由于珠江三角洲區(qū)域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和較高的經濟待遇,吸引了內地大批各式各樣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了它特有的技術、人才優(yōu)勢。近年來,廣東省獲得的專利技術占全國專利總數的50%左右,其中80%又在珠江三角洲地區(qū)。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高新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地區(qū)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和優(yōu)化。

但是,珠江三角洲區(qū)域經濟可持續(xù)性發(fā)展進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由于我國政府實行了沿海地區(qū)優(yōu)先發(fā)展的非均衡戰(zhàn)略,使得珠江三角洲的工業(yè)超速增長,社會財富急劇增加。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特別是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施,區(qū)域均衡戰(zhàn)略取代了過去的非均衡梯度戰(zhàn)略,各種矛盾和弊端逐漸顯露出來,主要表現(xiàn)在:①技術應用型人才缺乏導致經濟發(fā)展質量偏低。盡管相對其他地區(qū)而言,珠江三角洲區(qū)域具有人力資源和技術上的優(yōu)勢,但從經濟發(fā)展來看,還存在著勞動者素質偏低、專業(yè)技術和管理人才缺乏的問題。

②資金投入不足,導致企業(yè)技術改造遲緩。用于技術改造和高科技研究開發(fā)的資金投資嚴重不足。這種投資狀況不利于企業(yè)技術改造,更不利于核心技術的創(chuàng)新,從而導致區(qū)域經濟在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的層次上運行。③人才分布不合理,使產業(yè)結構調整出現(xiàn)矛盾。三類產業(yè)中人才比例大約為1:8:7,由此導致其產業(yè)結構總體失調,比例失衡。一方面,第一產業(yè)作為基礎產業(yè),技術開發(fā)和應用人才過少,影響其健康發(fā)展,削弱了整體經濟發(fā)展水平;另一方面,第三產業(yè)作為優(yōu)質產業(yè),因缺少技術應用和開發(fā)型人才,導致產業(yè)含量不高,發(fā)展速度遲緩。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雙約束”效應。這是珠江三角洲地區(qū)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大障礙。④經濟與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的能力較差,生態(tài)平衡遭到比較嚴重的破壞。由于過分偏重經濟增長和眼前效益和區(qū)域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使經濟高增長變成了以犧牲子孫后代生存條件為代價的低效益增長。⑤技術開發(fā)水平落后,產品技術含量偏低,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能力差。據有關資料顯示,珠江三角洲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只有30%左右,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不到45%,前者只相當于美國和日本的43%和38%,后者只及發(fā)達國家的56%~75%。

4.生態(tài)環(huán)境與自然災害:除了近些年由于工業(yè)生產發(fā)展導致的廢水、廢氣、廢渣排放引起的環(huán)境污染外,由于交通及石油開采引發(fā)的珠江口石油污染,以及珠江口的赤潮現(xiàn)象引人注目。夏秋季臺風登陸造成的狂風、暴雨危害極大。受人類活動對珠江三角洲上游來水來沙的影響以及三角洲河道的快速改變,洪水威脅也越來越大。

5.基塘農業(yè):①生態(tài)循環(huán)的過程:桑、蠶、魚三者結合,可節(jié)省飼料及肥料費用

A.利用水患嚴重的低洼地,挖地成塘,堆泥成基。B.塘中養(yǎng)魚,基堤以塘泥為肥料種植作物。C.作物又可作為飼料,如此塘基互養(yǎng),形成良性“水陸互養(yǎng)”。②俗諺:桑茂,蠶壯,魚肥大;塘肥,基好,蠶繭多。③分類:以基堤栽種的作物不同而分:?;~塘,蔗基魚塘及果基魚塘。④農業(yè):土地利用精密,可生產稻米,蠶絲,甘蔗,水果,花卉,魚蝦。⑤工業(yè):因上述的原料供應無缺,故農產加工業(yè)發(fā)達。⑥景觀的變遷:因經濟特區(qū)的設立工業(yè)、城鎮(zhèn)的發(fā)展,許多魚塘已填土作為工廠及住宅,土地利用正在轉型中。

6.城鎮(zhèn)化和民工流:經濟的發(fā)展極大的促進了人口的城鎮(zhèn)化,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城鎮(zhèn)化水平已達73%,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已形成了連片的城市群,人口和產業(yè)高度聚集,經濟幅射能力極強,形成“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圈”,包括廣東、福建、江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及港、澳(共9個省,兩個特別行政區(qū)),城鎮(zhèn)化過程中應重點解決以下幾個問題:①是推動產業(yè)的整合和升級,加強地域分工;②是完善城鎮(zhèn)體系,優(yōu)化城鄉(xiāng)空間結構;③是推動區(qū)域基礎設施網絡化發(fā)展,實現(xiàn)共享;④是加強生態(tài)建設,改善城鄉(xiāng)環(huán)境;⑤是建立和完善區(qū)域內的協(xié)調合作機制。經濟的發(fā)展吸引了大量的民工流,對民工輸入地和輸出地都有巨大影響。

7.歷史與政治科熱點:近年來涉及本區(qū)的歷史考點主要有:秦朝靈渠的開通對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發(fā)展的影響;明朝時期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較快;清朝時期的虎門硝煙及太平天國的興起。近年來涉及本區(qū)的政治考點主要有:改革開放,經濟特區(qū),經濟發(fā)展及產業(yè)結構調整,以及今年實施的“內地與港澳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CEPA)”對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影響。

感覺不錯,贊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
評論
    共 0 條評論
本站所發(fā)布的全部內容源于互聯(lián)網搬運,僅限于小范圍內傳播學習和文獻參考,請在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
如果有侵權之處請第—時間聯(lián)系我們刪除。敬請諒解!qq:2850716282@qq.com
山茶油 滇ICP備2021006107號-532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特別鳴謝